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壩上的另一所西南聯大:民國時期何以“大師輩出”?

http://www.CRNTT.com   2013-07-20 11:00:03  


抗戰期間,金陵女子大學、金陵大學、齊魯大學、燕京大學同當時全國淪陷區絕大多數大學一樣,都踏上了文化西遷的路,遷到了成都的華西壩上,連同原本就在“壩上”的華西協和大學,五所教會大學形成“Big Five”,遂有華西壩五大學之稱。圖為華西壩舊照。 FOTOE 供圖
圖:華西壩舊照。
  中評社北京7月20日訊/時代周報昨天登載文章《壩上的另一所西南聯大:民國時期何以“大師輩出”?》,文章說,相較於西南聯大,對華西壩的研究是少之又少,原因主要是意識形態的遮蔽: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認為教會大學是帝國主義文化侵略的堡壘,事實上,由金陵女子大學、金陵大學、齊魯大學、燕京大學以及華西協和大學五所教會大學形成的華西壩是另一所西南聯大。

  在嚴歌苓原著張藝謀執導的電影《金陵十三釵》中,1937年南京城破,來自於秦淮河畔的13位妓女身披唱詩袍,懷揣剪刀,代替教堂里13位金陵女子大學學生參加日本人的聖誕慶祝會,去赴一場悲壯的死亡之約。

  小說與電影當然有虛構的部分。不過,包括金陵女子大學、金陵大學和美、日、德、意、荷領事館、德國俱樂部以及美國鼓樓醫院等建立起來的“南京安全區”則是歷史事實。金陵女大和金大能成為“安全區”的組成部分,得益於他們教會大學的背景,在當時它們是屬於外國產權的設施。

  八年抗戰中,金陵女大和金大同當時全國淪陷區絕大多數大學一樣,都踏上了文化西遷的路——遷到了成都的華西壩上。不僅如此,前後遷來的還有齊魯大學、燕京大學,連同原本就在“壩上”的華西協和大學,五所教會大學形成“Big Five”,遂有華西壩五大學之稱。

  “民國文人稱華西壩為‘壩上’,就像稱上海為‘海上’、‘滬上’,管杭州叫‘湖上’,以之指代成都,既時尚又有一種文人‘範兒’。”岱峻的新著《風過華西壩:戰時教會五大學學紀》關注的正是這時期華西壩的五所教會大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