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從化武到核武,普京“連環計”

http://www.CRNTT.com   2013-09-24 10:15:57  


普京在與美國新一輪角力中提起以色列核武器這一敏感問題
  中評社北京9月24日訊/據媒體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近日在出席“瓦爾代俱樂部”國際問題研討會時表示,敘利亞正是為威懾以色列核武才發展化武的,因此敘利亞放棄化武,以色列也應放棄核武器。消息引發各方熱議,海外網今日登出旅加學者陶短房的評論文章“從化武到核武,普京‘連環計’”,文章表示,普京這番“連環計”的真正目標,是美國及其盟國;其真正的著力點,是展示“俄羅斯基本認同”並向國內外展示其足以與西方抗衡的勇氣、能力和外交戰略。全文如下:

  9月21日,普京在出席“瓦爾代俱樂部”國際問題研討會時語出驚人,在談及敘利亞當局同意放棄化武、並承諾加入全面禁止化武條約時,將敘利亞化武問題和以色列核武問題聯繫在一起,稱“正如敘利亞不需要化武一樣,以色列的安全也同樣不需要核武來保證”。

  應該指出的是,普京本人在作上述引申和聯想時,僅僅“點到為止”,並未沿著國際處理核問題的“路線圖”做文章,但仍然引來國際上許多相關解讀。必須承認,這種推理和解讀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和普京所勾勒“敘利亞擁化武和以色列擁核武同等性質”的“藍圖”一脈相承的。

  敘利亞當初執意保持龐大化武儲備,並長期拒絕加入全面禁止化武條約,是以“對抗以色列軍事優勢”和“確保國家安全”為口實的;而以色列“既不承認、也不否認”,但國際社會公認確實存在的核武庫,同樣是以這個猶太國家四面受敵、建國以來屢陷戰禍,需要切實有效威懾手段為存在基礎的。

  敘利亞的龐大化武庫並未使自己擺脫戰爭陰影,因為化武的假想敵是以色列這樣的外患,而曠日持久的敘利亞內戰卻是禍起蕭牆,變生肘腋,儘管雙方都有“外援”,但形式上卻是“敘利亞人打敘利亞人”,化武非但派不上用場,反倒很容易成為自己的累贅、他人的口實。

  以色列的核武庫原本是針對類似第四次中東戰爭那樣國與國間陣壘分明的局部戰爭,針對埃及、敘利亞正規軍這類正規作戰對象的威懾手段,但“擁核”後所面對的,卻是真主黨、哈馬斯這等採用非常規戰法,混跡在外國甚至以色列本國民眾中的“非對稱對手”,儘管威力無窮,卻坐視以色列一次次捲入這種“奇怪戰爭”而連使用的機會都沒有。

  從這種意義上講,普京說敘利亞化武、以色列核武均“無用”並非沒有道理——不是真的“無用”,而是對手並非既定假想敵,“錯位”的武器自然派不上用場。

  當然,敘利亞放棄化武並非巴沙爾當局要偃武修文,更非自己也認識到“化武無用”,畢竟內戰要打,外患也不是不存在,之所以放棄,乃是因為迫於國際形勢,不得不權衡利弊,兩害相權取其輕。

  與之相比,以色列的國際環境遠好於敘利亞,不僅有美國這個“鐵杆後台”,而且和包括俄羅斯本身在內的“五常”關係都不錯,國際社會口雖不言,實際上已默認了以色列“准核國家”的地位。加上以色列國內安全形勢雖屢受騷擾,卻遠未到敘利亞“舉國無淨土”的地步,也就是說,以色列並未受到“不棄核不行”的壓力,普京的這番聯想倘真的針對以色列核武庫,只怕是說了也白說。

  然而普京何嘗不知這些?他刻意選擇9月19日敘利亞向禁止化武組織提交化武儲備清單後、9月24日聯大會議開幕前發表這番講話,實際上是在使“連環計”:一方面替俄羅斯在此次敘利亞“8.21”化武危機中的立場和做法背書,另一方面則間接向美國炫耀自己的外交能力。

  不過就目前而言,敘利亞化武問題並未真正得到解決,而只是暫時緩解,普京手里充其量握有半張好牌。正因如此,他才在涉及這一話題時點到為止,把“合理聯想發揮”的空間留給解讀者,以免力量用老、過猶不及。

  由此可見,普京這番“連環計”的真正目標,是美國及其盟國;其真正的著力點,是展示“俄羅斯基本認同”並向國內外展示其足以與西方抗衡的勇氣、能力和外交戰略。“化武與核武”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其用意是彰顯俄羅斯的大國地位,和自己的大國領袖形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