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為奴十二載》:一個關於自由的故事

http://www.CRNTT.com   2014-03-21 13:00:28  


《為奴十二載》劇照
  中評社北京3月21日訊/在剛剛揭曉的第86屆奧斯卡獲獎名單中,因拍攝技術、視覺特效優勢一度成為2013年銀幕熱點的《地心引力》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剪輯等7項大獎收入囊中。不過,在“最佳影片”的爭奪上,它卻不敵英國導演史蒂夫·麥奎因執導的《為奴十二載》,輸掉了這個分量最重的獎項。對此結果,許多影評者都表示完全在預料之中:政治正確的“選題”、可圈可點的影像、節制有力度的表演,加上因《饑餓》、《羞恥》而聲名鵲起的導演新秀麥奎因,以及被人津津樂道的麥奎恩-法斯賓德的黃金組合,這些構成了一個無短板的,甚至可獲高分的最佳影片備選。當然,亦有人表示大有遺憾,因為《為奴十二載》在麥奎恩的3部長片中顯然不是最好的一部,而其對美國南部蓄奴歷史問題過於直接淺白的再現,對原著的謹慎與忠誠,都使它好似一個過於中規中矩的“優等生”。

  有趣的是,無論是史蒂夫·麥奎因,還是主演切瓦特·埃加福特和露皮塔·尼永奧,亦或是兩位飾演農場主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和邁克爾·法斯賓德,事實上都並非出身美國,而《為奴十二載》卻又恰恰是一個十足“美國”的題材—對於歷史短暫的美國來說,奴隸問題幾乎是唯一一個清晰的、規模較大且影響至今的歷史問題,其引致的南北戰爭也構成了重要的歷史節點。這種錯位給《為奴十二載》增添了一絲曖昧色彩:它的獲獎顯然與題材的討巧有關—歷史、政治題材從來為奧斯卡所偏愛,而如此政治正確又精巧設計,選擇了美國南北戰爭前的一個奴隸制黑暗片段來加以批判,更令許多人懷疑它的“用心”。那麼,這部影片難道僅僅是一部意在奧斯卡之作?它對於麥奎因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進一步來說,聯繫近幾年來的幾部熱門影片《相助》、《被解放的姜戈》等,會發現黑奴題材形成了一個值得關注的銀幕熱點,那麼它攜帶著怎樣的政治附加值,又激活了怎樣的社會歷史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