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全球背景下中國經濟的又一輪增長

http://www.CRNTT.com   2014-03-27 07:46:26  


 
  自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以來,續有20多個國家加入了該組織。然而,新興經濟體的相繼加入,固然強化了發達經濟體主導的經濟全球化格局,但也對國際經濟秩序施加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之逐漸向有利於新興經濟體的方向發展。這使得發達經濟體感覺到,WTO作為全球戰略工具的價值,顯然較預期要小得多。

  於是,G20開始受到他們的青睞。利用這個平台,發達經濟體一方面可以重新開設其感興趣的議題,另一方面可以回避由157個成員組成的難以掌控的WTO格局,在較小的治理平台上發揮掌控力。於是我們看到,在G20平台上,人民幣匯率、貿易順差、低消費、高儲蓄等一系列中國國內問題,被與全球經濟再平衡的責任密切聯繫,成為打壓中國的工具,為發達經濟體重新塑造國際分工體系張目。但是,畢竟無可奈何花落去,發達經濟體借G20打壓中國的目標亦未如願。

  面對新形勢,發達經濟體日益顯示出其改變全球治理模式的趨向。自2011年底開始,“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協定(TTIP)”、“多邊服務業協議( PSA)”、“日歐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以及近日“歐加自由貿易協定”等相繼推出,再清楚不過地表明,發達經濟體作為一個集體,已經不滿於目前的全球化模式及其運行規則;為了奪回全球治理的主導權,他們正結成新的“神聖同盟”,力圖樹立新規。

  這些“新規”均將中國排除在外,因此具有明顯的針對中國的戰略意圖。這對中國的未來發展形成嚴峻的外部壓力。

  上海自由貿易區建設的啟動,清楚地表明了中國政府應對上述新變化的積極態度,展示了中國政府應對國際經濟新格局的主動戰略:一方面,我們將主動要求參加正在形成中的各項新規的談判過程;另一方面,我們選擇中國領土上的一個最重要的區域,嘗試試驗TPP等新規中的合理規則,“實現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形成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服務全國的發展。”

  因此可以說,上海自貿區建設的啟動,同時也是我們應對國情變化的戰略舉措。希望經過兩至三年的改革試驗,通過金融服務、航運服務、商貿服務、專業服務、文化服務以及社會服務領域的擴大開放,積極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和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探索資本項目可兌換和金融服務業全面開放,力爭建設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投資貿易便利、貨幣兌換自由、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範的自由貿易試驗區,營造有利於各類投資者平等准入的市場環境,爭取在上海率先建立符合國際化和法治化要求的跨境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使試驗區成為中國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成為我們試驗使用“負面清單管理”,全面改革政府監管模式的重要平台,並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推動中國國內的經濟改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