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首相退休之後:丘吉爾的最後歲月

http://www.CRNTT.com   2014-05-02 11:31:43  


 
  10月19日,丘吉爾感到一陣眩暈,摔倒了,而且喪失了意識長達20分鐘。這是又一次中風發作。9天後,他狀況改善,返回英國。兩天後,以色列軍隊進入西奈沙漠,打敗埃及軍隊,抵達距離蘇伊士運河只有幾英里的地方。英國和法國對埃及發出12小時的最後通牒,要求允許英法聯軍“暫時移師”蘇伊士運河,之後,英國轟炸機襲擊了埃及的機場,同時英軍從馬耳他啟航前往位於運河北端的塞德港。

  11月3日,英軍仍然在前往埃及途中,丘吉爾發表公開聲明,說明了“我在埃及問題上支持政府的原因”。他寫道,儘管英國、法國和美國做了諸多努力,“以色列邊境仍然頻頻發生謀殺和武裝襲擊事件”。“這些事件的主要煽動者”埃及“拒絕加以控制”。“在最大程度的挑釁之下”,以色列“奮起反抗埃及”。英國打算恢復中東地區的“和平和秩序”,“我相信我們會達成目標”。他還“相信,我們的美國朋友會意識到,我們再次為了共同的利益獨自採取行動”。

  11月5日早上,報紙發表了丘吉爾的聲明,與此同時,英國和法國的傘兵部隊先於仍在海上航行的部隊在蘇伊士運河北端登陸,占領了塞得港。艾登在這天寫信對丘吉爾發表聲明表示感謝,他說這份聲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我相信在美國甚至可能產生更大的影響”。

  11月6日上午,英法聯軍終於完成航行抵達塞得港,登陸後,他們沿運河向南推進。但是,當天晚些時候,由於一周以來美國施加了極端壓力,加之很多內閣成員不支持,艾登同意停火。艾登最終接受英法聯軍撤軍,條件是艾森豪威爾和美國繼續支持英國。

  1957年1月9日,因為疾病的困擾以及人們對蘇伊士運河行動的激烈批評,艾登辭職。第二天,82歲的丘吉爾從查特韋爾莊園前往倫敦,出於禮貌,他被邀請到白金漢宮,徵求他對艾登的繼任者的意見。他推薦了麥克米蘭,另外3名被徵求意見的樞密院官員推薦的也是麥克米蘭。當晚,麥克米蘭成為首相;第二天晚上,他和丘吉爾在海德公園門共進晚餐。

  人們很傷感,他的鬥志熄滅了

  丘吉爾再次離開英國尋找陽光,他的目的地還是拉帕莎別墅。《英語民族史》的最後一卷已經接近完成;凱利、霍奇和蒙塔古·布朗和他一起核實最後的史實。3周後,工作完成。2月13日,丘吉爾飛回英國,參加一系列活動--與麥克米蘭共進午餐,在別人俱樂部吃晚飯,和倫道夫一起度過了一個安靜的夜晚。隨後他和克萊門蒂娜一起飛回拉帕莎。“他老了,”麥克米蘭在日記裡寫道,“但是仍然消息靈通,知道正在發生的一切。”

  在拉帕莎別墅度過5周後,丘吉爾返回英國。衰老慢慢敲響了警鐘。4月在查特韋爾莊園的一次晚餐後,麥克米蘭在日記裡寫道:“他看上去不錯,不過耳朵變得很聾。他現在不多說話了,他第一次成了聽眾。所有這些都讓人很傷感--因為鬥志已經在他身上熄滅了。他是一位非常有魅力、有禮貌的老人。”不過丘吉爾仍在某些特殊場合發表公開演講。他渴望盡可能長時間地待在法國南部;這年夏天他在拉帕莎別墅住了一個月,定期給妻子寫親筆信。他幾乎每天作畫,外出吃飯,讀小說,不過他越來越多地陷入沉思中。

  在丘吉爾剩下的歲月中,他不可避免要面對好朋友去世帶來的悲痛。1957年7月,他最親密的朋友和知己徹維爾勛爵去世了,終年71歲。丘吉爾到牛津參加了徹維爾的葬禮。

  10月,《英語民族史》第三卷出版。第四卷已經完成。“我現在已經封筆了,”丘吉爾給伯納德·巴魯克寫信說,“我要想方設法愉快地度過我的餘生。”

  同樣在10月,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此時丘吉爾仍然住在拉帕莎別墅。“這顆衛星本身不讓我擔心,”丘吉爾給克萊門蒂娜寫信說,“讓我不安的是這證明與美國人相比,蘇聯人的科技走到了前面。”

  1958年7月,伊拉克的叛亂使得伊拉克國王、他的家人以及伊拉克總理被殺。因為黎巴嫩的求助,美軍前往貝魯特。英國政府支持美國的行動,仍然為幹預蘇伊士爭端一事感到憤怒的反對黨工黨對此表示反對。丘吉爾決定在下院就這些事發表演說,支持政府的立場。他告訴麥克米蘭他打算參與辯論。

  準備好演講筆記後,丘吉爾猶豫了。他太虛弱、太疲憊,無法再發表議會演講了。“我花了一兩個小時想我要說些什麼,”7月15日他給麥克米蘭寫信說,“最後得出結論,我沒什麼值得說的。我會在投票廳支持你。抱歉改變了計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