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城鎮化對於中國的意義及存在的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4-08-06 08:53:57  


 
  提高群眾的參政議政能力,推進政治現代化進程。城市由於人口密集,任何人的行為都可能對他人造成影響。這就要求每個人必須考慮這種影響的後果,約束自己的行為,並要求按照一定規則和秩序行動,由此促進了公民意識的覺醒。阿倫特說生成力量的唯一不可缺少的物質因素是人們生活在一起,只有當人們緊密地生活在一起,行動潛力才會呈現,力量也才屬於他們。在城鎮化過程中,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口轉移到城市,他們變得更加緊密,交流會更頻繁,思想會更豐富,公民社會進程不可扭轉,由此調整著社會與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一方面,城鎮化能夠促進公民的自律,提高遵紀守法程度。城市的教育包含了當前社會的一系列規則,如道德規則、法制規則等,使每個人明確自身擁有的權利以及需要承擔的責任。經過這種教育,個人成為社會人,有助於培養市民的法律意識,有利於法治社會的建設。另一方面,由於密集型和公共領域的存在,客觀上要求眾多的利益相關者行動起來,維護自身的利益,這樣促進了市民參與政治議程的動力,推動政治程序的開放、公開和透明。因國情的差異,雖然民主的形式和實現民主的機制有所不同,但這個過程不會變。三中全會也提出了政治改革的議程,把政治體制改革與其他改革一起作為“五位一體”的總體改革的一部分,以此推動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的發展。城鎮化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民主的發展和完善提供了舞台,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改革動力結合起來,促成政治民主深入推進。

  優化國土開發的空間秩序,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有人把環境問題歸咎於城鎮化,這是有失公允的。如果沒有城鎮化,以目前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索取力度,環境質量會更差。與分散的工業化相比,進行集中建設,把人口由環境脆弱地區轉移出來,是對環境的最好保護。環境脆弱的廣大農村地區,尤其是西部地區,通過城鎮化把人口轉移出來,可有效減輕生態環境的破壞和壓力,恢復植被,是從根本上緩解中國生態環境惡化的重要途徑。而且,城鎮化可以把污染由面上轉移到點上,有利於集中治理,降低治理成本。

  中國城鎮化的成就

  文章表示,30多年的發展,中國城鎮化水平已經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3年的53.7%,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左右。城鎮人口由1.7億,增加到7.3億,增加了5.6億。鄉村人口從最高值的8.6億,下降到2013年的6.3億,減少了2.3億。中國歷史上城鎮人口數量首次超過農村人口數量,正式由農村人口占多數的社會為城鎮人口占多數的社會。這在5000年歷史上是第一次。雖然中國城鎮化存在著諸多極其嚴重的問題,但也不能否認過去30多年城鎮化所帶來的進步,這些進步體現在經濟、社會、文化及思想觀念,乃至政治等各個方面。

  打破了城鄉壁壘,促進了社會流動。城鎮化開啟了城鄉交流的大門,浩浩蕩蕩的人口流動大軍,徹底改變了城鄉社會固化的藩籬。到2013年底獲得城鎮戶籍的鄉村永久移民至少2億;非正式轉移的農民工總量2.63億,其中進城農民工2.33億。永久移民和進城農民工兩者合計至少4.3億,即目前城鎮常住人口中約六成是30多年來由農村通過正式的和非正式的途徑轉移而來的。雖然非正式移民在融入城市中還面臨著諸多的障礙,存在被邊緣化的危險,但與留在農村的居民相比,在整個社會中的地位無疑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少數人也成為城市中產階層乃至上層階層。城鎮化帶動的人口城鄉遷移把城和鄉緊密地聯繫起來,不僅能夠促使廣大農村和農民改變觀念,而且也推進城市居民觀念的轉變,比如農村人的勤勞吃苦精神、熟人相助的精神等。

   促進了社會制度和社會政策的建立和完善。隨著改革開放,原有的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制度被打破,逐步建立起一套適應市場經濟的社會保障制度。2013年末全國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22億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4.98億人,兩者合計為8.2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60%,占20歲及以上人口的85%。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2.74億人,參加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99億人,兩者合計5.73億,占城鎮總人口的78.5%。此外,農村的新農村醫療合作幾乎覆蓋了所有農村人口,幾千萬城鄉低收入家庭也獲得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護。過去城鄉二元體制下,農村社會保障近於空白,目前雖然水平很低,但基本上做到了農村全覆蓋,是一個重大的成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