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俄羅斯四次現代化為什麼都走進了死胡同?

http://www.CRNTT.com   2014-10-10 11:43:36  


  中評社北京10月10日訊/《俄羅斯商業咨詢日報》日前發表文章,題為《為何俄羅斯的任何現代化都以走進死路告終》,作者為俄國家杜馬議員瓦列里•祖博夫與後工業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弗拉季斯拉夫•伊諾澤姆采夫。

  俄羅斯從來沒有停止過現代化:就像一個總在治病卻不見康復的人。了解俄現代化的特點對今後的改革至關重要。我們無意詳細論述,只想強調三個無法忽略的要點。

  技術轉移無法有機發展

  俄羅斯近300年來的四次現代化重大努力有很多不同之處(彼得大帝改革、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加速發展、斯大林的工業化和上世紀60-70年代當代經濟的形成),但有一點是相似的:從外到內的大規模技術轉移(生產和社會)。

  在彼得大帝改革中,這指的不僅是借鑒工業生產方法,效仿軍隊和國家機關的組織方式,還有“引進”大量管理人才。在第二次改革中,這指的是大規模進口設備和前所未有的外國資本和人才注入。在斯大林工業化中,這指的是技術流入和生產經驗的轉移。在第四次改革中,這指的是蘇聯對汽車、石油天然氣、機械製造和元器件等行業一系列進口技術和設備的極度依賴。

  幾乎所有這些改革都是通過國內資金和國外技術經驗來實現的。這是俄羅斯現代化最重要的教訓之一:這些改革不僅是“追趕式”的,而且以技術轉移為基礎,從未轉變為有機發展。因此,這種轉移在一定程度上對歐洲是“安全”的,我們直到20世紀中葉才發現:俄羅斯和蘇聯的管理體系能讓技術適應自己的需要,卻無法發展技術。

  未能實現高水平工業化

  在獲得新技術後,俄羅斯首先把它們用在量的增長上,而事實上卻總是既無法增量,又無法提質。積累的資源被用來搞開發、實施超級項目和增加產量——從建設聖彼得堡到發展北方,從第一個五年計劃到貝加爾-阿穆爾大鐵路和石油天然氣管道。政府希望靠這些目標來為開支正名,這側重了一種特殊邏輯。

  一方面,增產在不需要根本創新的領域最容易實現。到1986年,儘管行政體系的所有缺點已經暴露無遺,但蘇聯仍是全球石油、天然氣、鋼鐵、化肥、甜菜、土豆產量最大的國家——高科技領域卻毫無建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