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供給側改革”對中國經濟有何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15-11-17 07:56:15  


作為全新表述,“供給側”概念表明宏觀經濟政策思路的新認知,也指明了今後宏觀經濟政策的走向和著力點。
  中評社北京11月17日電/近期,“供給側”成為經濟政策表述中的高頻詞。11月10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11月1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提出以消費升級促進產業升級,“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擴大內需”。而在早前公布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中,也有“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的措辭。

  京華時報發表特約評論員徐立凡文章表示,作為全新表述,“供給側”概念表明宏觀經濟政策思路的新認知,也指明了今後宏觀經濟政策的走向和著力點。圍繞“供給側”,提供了解讀中國經濟政策和經濟前景的新角度。而回顧“供給側改革”的理論探索和相關先行經驗,對照中國經濟的現狀,就能更清晰地把握“供給側改革”的出發點、內在邏輯和推進領域,加深這一改革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意義。

  國際實踐的經驗教訓

  文章介紹,什麼是“供給側”?從字面理解,“供給側”就是相對於需求側,涉及供給的各個方面。上世紀70年代發軔於美國的供應學派是“供給側”經濟研究的先聲,並在大約10年時間裡成為日後有名的“里根經濟學”的基礎之一。供應學派的誕生建立在反對凱恩斯主義的基礎上。凱恩斯主義的核心是注重需求側的管理,通過刺激需求達到經濟調控目的,其典型工具是貨幣政策。儘管凱恩斯主義被一再證明在短期內確實行之有效,但長期來看,一味擴大需求會導致持續通脹,進而導致經濟停滯。這正是里根和撒切爾夫人上世紀80年代在美、英上台時面對的局面。

  在當時的冷戰背景下,美英的通脹和經濟停滯具有格外的政治放大效應,因此引發了學界和政界的反思。供應學派針對凱恩斯主義的弊端,提出了通過提高生產能力促進經濟增長,而不是通過刺激社會需求促進經濟增長的主張。基於這個基本認識,通過減稅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成為供給學派最鮮明的口號。

  里根上台後,於1981年將供給學派的主張結合貨幣學派的主張一起運用到經濟管理中,並分解為削減不包括軍費在內的財政開支,對企業和納稅個人實施大規模減稅,減少對企業的干預,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等措施。這是“供給側改革”的第一次大規模實踐。

  從里根經濟學的實踐效果看,總體是正向的。里根時期,從1982年12月至1988年5月,美國經濟持續增長65個月,1984年,美國一度實現預算收支平衡。在此後的30年中,美國只在克林頓時期再次做到這一點。此外,美國的通脹率也由13.5%回落到低於5%。在更大的視野中,供給學派經濟思想占重要位置的里根-撒切爾主義,因為度過了經濟停滯危機而在冷戰後期與前蘇聯的對抗中占據了主動。

  不過,雜糅供給學派和貨幣學派的里根經濟學,也有負效應。比如,減稅計劃導致里根執政期間赤字從一度平衡走向失衡,因為大企業受普遍減稅的益處更多,里根時期美國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

  自克林頓時期以來,出於平衡赤字的考量,供給學派失去了實踐舞台。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全球主要經濟體重拾凱恩斯主義,著重用貨幣政策刺激需求。到今天,其弊端再次凸現:歐洲沒有因為貨幣刺激解決債務危機,日本“安倍經濟學”邊際效應遞減,貨幣戰隱患出現。這說明,無論哪種經濟思維,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靈丹妙藥。這也意味著,中國新提出的“供給側改革”,必然要汲取國際實踐的經驗教訓,作出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詮釋。

  改革只能是“中國經濟學”

  文章稱,美、英等國的供給學派思維實踐,儘管能為中國的“供給側改革”提供借鑒,但無論在內涵上還是路徑上都會有很大不同。

  無論是供給學派、貨幣學派還是凱恩斯主義,在各國的經濟管理中都不可能單項使用。

  上世紀80年代美、英等國的供給學派思維實踐,儘管能為中國的“供給側改革”提供借鑒,但無論在內涵上還是路徑上都會有很大不同。這是以下幾個因素決定的:其一,中國進行“供給側改革”的經濟形勢與里根時期不同。里根推行供給學派主張時,美國經濟增長率為負,通脹率為兩位數。而今天的中國經濟仍保持著主要經濟體中相對的高增長勢頭,通脹風險尚未出現。其二,國際背景不同。里根對供給學派的應用,有冷戰這一重要考量。而今天的國際背景沒有冷戰因素,各經濟體之間的融合程度達到空前水平。其三,發揮空間不同。經濟形勢的差異,決定了中國實施“供給側改革”具有更大的空間,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偏靈活的貨幣政策使用的空間更大。這意味著中國實施“供給側改革”,交叉運用各種政策工具的空間更大。其四,著力點不同。里根時期的“供給側改革”,一個主要著力點是“減”,減少福利開支就是其重要組成部分。而中國的“供給側改革”主要著力點在於“改”,比如在福利開支方面,從目前的政策運用看,不僅不可能減,相反會繼續增加社會福利的投入。

  最關鍵的是,中國具有與美國不同的經濟管理傳統,面對的是不同的經濟現實情境。什麼是中國的經濟現實情境?一方面,供給側不足的弊端已經凸現。在投資面臨邊際效益遞減、出口面臨外部環境不穩定考驗的情況下,刺激消費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中最重要的一駕馬車。然而,網絡消費和出境消費的迅猛增長表明,消費內需已得到足夠的刺激,關鍵在於沒有轉化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內需,許多消費力轉為外需。不強化供給側管理和改革,就無法聚集經濟增長的動能。另一方面,現實中還存在供給側不足的許多因素,制約了經濟增長。比如,許多低效或無效產業、企業占據了過多的生產資源,只能“賠本賺吆喝”;舊的調控手段限制了正常的消費內需;滯後的制度因素抑制了企業活力,等等。

  這決定了,儘管在減稅、減少政府干預、防止貨幣發放無序增長等方面,中國的“供給側改革”很可能與美國的供給學派理論和實踐有相似之處,但不會是供給學派理論的照搬照抄。中國的“供給側改革”,只能、也一定是針對中國經濟現狀的改革。

  改革涉及的重點領域

  文章分析,產業層面、調控層面、財稅制度層面、資本層面的新部署,勾勒出了“供給側改革”的重點領域和規模。“供給側改革”是面向全局的戰略性部署。

  歷史經驗表明,劃定重點領域,進行重點突破是讓改革達到最高效率的最好辦法,越是針對性強的改革越是如此。那麼,“供給側改革”的重點領域是什麼?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