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中韓FTA生效 影響兩岸經貿

http://www.CRNTT.com   2016-01-13 00:09:15  


 
  隨著中韓經貿交流增強,中韓FTA成為雙邊經貿關係中最重要的議題之一,2007年起開始中韓FTA產官學聯合研究活動,到2010年5月28日才由兩國最高領導人見證發表了產官學可行性研究最終報告,並簽署諒解備忘錄。2012年1月9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李明博會晤時達成開啟FTA協商共識,進而中韓在2012年5月2日在北京正式開啟FTA協商,經過14輪的談判過程,中韓FTA終於在2015年6月1 日正式簽署,在20年內,中國大陸將實現零關稅的產品達到稅目的91%、進口額的85%,韓國零關稅產品達到稅目的92%、進口額的91%。整體而言,中韓FTA“降稅範圍與時程”並不如原先預期,例如韓國自中國大陸進口列入談判範圍之1,611項農水產品中,有670項列為超敏感項目。其中,14項(佔進口金額30%)列入排除項目(包括:稻米(不在協定範圍)、辣椒、蒜、洋蔥、白菜、小黃瓜、鮮奶、雞蛋、人蔘、牛肉、豬肉、蘋果、柑桔、水梨、小黃魚、白帶魚、花枝、比目魚等)將維持現行關稅。另外,有56項以關稅配額(TRQ)或維持高關稅予以保護,顯示韓國保護農業的壓力。

  當然,韓國具競爭優勢產業以零關稅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也因此延後,例如汽車零件(前5年每年降0.2%,降至9%即停止降稅)、面板(第9年才開始降稅)、工具機(數值控制器的自製率要求高)及石化產品(降稅幅度低,如PVC前5年每年降0.46%,降至4.19%即停止降稅)。

  在服務貿易協議 中,市場開放以“正面表列”方式處理,待協議生效後兩年內開始後續談判,並從後續談判開始後,在兩年內結束談判,雙方將針對包含金融在內的服務業及投資自由化,以負面清單模式展開服務貿易談判,並基於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模式展開投資談判,且以大幅消除各項限制為目標。

  中韓FTA 對兩岸經貿的影響

  中韓FTA將使中韓兩國廣泛獲益,有望形成一個人口高達13.5億、GDP高達11萬億美元的共同市場,而達到雙贏的局面。根據韓國產業部的評估,中韓FTA 生效後,將有助於韓中雙邊貿易額突破3,000 億美元,韓國GDP(國內生產總值)也將在協定生效後的10年內成長0.96%,消費者因減免關稅受惠146 億美元,新增近5.3萬個工作機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