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謝大寧析大選慘敗後國民黨去從

http://www.CRNTT.com   2016-03-04 00:12:49  


 
  國民黨慘敗後台灣政治版圖的變化及其影響

  前面我說,這次大選並沒有重大政治板塊的移動,但這並不意味著台灣政治版圖沒有關鍵性的變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年輕族群的變化。

  以往一般對台灣選舉的分析,都告訴我們中間選民其實是很有限的,雖然如果做一些訪問,多數人都會宣稱自己是中間選民,但事實上台灣選民多數還是非藍即綠。我說的這次大選沒有重要政治版塊的移動,也是就此而言。之前我們一般都認為台灣的政治板塊是藍大於綠的,但差距相當小,大家的估計約在五個百分點以內。可是這個現象因為年輕族群的一面倒向綠營,事實上已經改變了整個藍綠結構,換言之,台灣的政治板塊從這次選舉開始,基本上已經是綠大於藍的結構了。當然,年輕族群的政治傾向還並不一定已經固定,可是要想翻轉這個趨勢,目前看來並不容易,因此這也就意味著藍綠的差距將會持續拉大,如果沒有辦法在年輕族群固定化他們的政治傾向前,就遏阻此一趨勢,這樣的變化所代表的意義就十分可慮了。

  在我看來,從整體的選民結構來說,上述的這一變化,恐怕意味著如果沒有其他重大因素,藍營將會越來越弱勢,綠營也很有可能將會長期執政。當然,選舉本身的變數是極多的,比如說又出現陳水扁式的貪腐,讓綠營的人票投不下去等等,它也可能造成翻盤的結果。因此我此處所說,只是單就選票數的結構而論,這次選舉恐怕具有某種分水嶺式的意義。如果要想打破這個分水嶺,唯一的策略可能就是得遏阻年輕族群傾綠的趨勢,但這對台灣現在的政治氛圍來說,真是談何容易的事啊!更何況從現在開始,國家的教育機器掌握到了民進黨手裡,它更可以加大力度來推動新“國家”意識的建構,當去中國化更深化時,要想遏阻此一趨勢,當然就更困難百倍了。

  不過問題也不能只往這一面看,民進黨在鞏固年輕人的政治傾向上,也不是全無弱點。它目前的最大弱點就在它的完全執政上。我們不諱言,國民黨在建構“國家”論述上,的確有著先天弱點,“中華民國憲法”的一中架構,在目前現實政治的夾逼下,很難找到存活空間,一中各表的虛弱是明顯的,但國民黨也只敢緊抱這個虛弱的論述,結果在這次周子瑜的事件中,就被看破了手腳(洪秀柱這次在大選中提出的新論述,在還沒有得到充分展開前,就被國民黨內部的恐懼心理給自我封阻了,這當然是很可惜的),所以民進黨可以根本以忽略的態度,不去正面面對國民黨在九二共識上的進逼。然而,民進黨在北京反獨的逼迫下,逐漸轉向“中華民國”式的“台獨”,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顯性獨台”路線,這樣的轉型在這次大選中固然成功化解了許多並不瞭解兩岸問題複雜面向選民的疑慮,可是一旦民進黨完全執政,它是否能從這種獨台論述中找到跟北京折衝,而且可以存活的空間,但凡熟悉兩岸問題的人,恐怕沒有任何人有樂觀的理由。因此當它也走不出一條活路時,年輕族群將會如何反應,倒是饒富趣味的問題。當然,這也正是國民黨還可以努力的空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