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現場:暢所欲言 兩岸青年北京對話

http://www.CRNTT.com   2016-07-20 00:19:59  


上海交通大學台灣研究中心研究員黃宗昊(中評社 實習記者 梁蘊盈攝)
 
  大陸青年的台灣“啟蒙” 多從《海峽兩岸》開始
 
  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吳維旭回顧了他2012年第一次去台灣的經歷。他說,赴台前,他對台灣印象比較模糊,只停留在紙面上。接觸之後,他覺得對台灣的了解更加多元、細化。“對台灣的印象首先發生了比較正向的改變,而現在的看法則比較平和一點”,吳維旭說。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王季峰介紹,他對台灣的關注最早是源於父輩。“我父親是49年出生的人,家國情懷很重,在大陸經歷過不同的歷史階段”,他表示,他父輩這一代人往往對台灣的認識有一種片面性,也不太關注對網絡上的事情,獲取有關台灣信息的渠道都是電視台。“央視4套《海峽兩岸》,我小時候有關台灣的大致印象都是從這裡面獲得的”,他說,本科後,一本《我們台灣這些年》讓他更加了解台灣的歷史和當下。逐漸的,來自不一樣的渠道,使得他獲得的有關台灣的信息量更加豐富。談及兩岸交流經驗,王季峰表示,其本科院校蘇州大學與台灣東吳大學的歷史聯繫,讓他在本科階段就有機會台灣交流,而最近一次赴台,則是2014年參加了政治大學舉辦的暑期夏令營,“環了一圈島,感覺台灣的風土民情特別好,可能是因為台灣沒有經歷過大陸歷史上的數次動蕩”,他說。

  中評智庫基金會分析員、中評社記者束沐,對王季峰有關央視“海峽兩岸”欄目的記憶深有共鳴,他表示,小時候模模糊糊聽到過大陸媒體對李登輝、陳水扁等人的輿論撻伐,對台灣社會的初步了解最早也是從這檔電視節目中開始的,“上中學那會兒,一開始只知道台灣的政治人物,比如說邱毅,記得那時邱毅是‘打扁英雄’,而陳水扁又是搞‘台獨’的‘民族罪人’,所以邱毅頓時就有著‘民族英雄’的形象”,束沐笑著說。後來,隨著往來兩岸次數的增多,以及對台灣社會、民情的深入接觸與了解,他發現對台灣了解得越多,越難以用一兩個詞匯、一兩句話來做概括性描述,“可謂一言難盡”。

  經過與會人員的第一輪發言,黃宗昊表示,剛剛兩岸年輕人們都提到了兩岸之間的差異,以及對岸印象的前後差異,“探討差異、正視差異,那麼才能找到機會解決差異”。隨後,黃宗昊希望在座青年思考第二個問題:各自對大陸或台灣的觀感,是否會與所在地的主流有所不同?

  區域與世代的差異 型塑立場與民意的差異

  宋威穎說,他本人出生在台灣南部高雄,學習、工作在中部,他發現兩地之間對大陸或兩岸關係的看法存在很大差異。尤其在蔡英文上台後,“九二共識”議題成為了民眾關注的熱點。“我本人比較支持‘九二共識’這個論調,在中部時,我和夥伴也會討論這個話題,但我回到南部之後,這個問題變成了一個敏感的問題,尤其不太敢跟長輩談這個”,他表示,在南部,人們往往會保持比較傳統的看法,會更多站在台灣本土的立場上討論這個議題。他還指出,“主流”和“非主流”之間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這組概念會因時、因地、因事發生改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