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蔡英文“去中華化”政策不可低估

http://www.CRNTT.com   2016-10-04 00:11:33  


 
  依此邏輯,我們有理由相信,即使當前島內對“政治中國”認同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獨化”趨勢,只要島內能夠保持高水準的“文化中國”認同,兩岸仍然保留文化層面的共同體意識,隨著大陸的不斷進步,台灣“政治中國”認同的分離主義傾向將會逐步得到糾正:從較長的歷史階段來看,台灣“政治中國”認同將呈現“合一—分離—再合一”的變動趨勢,兩岸社會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實現政治整合。從這個意義上講,兩岸應將維護“文化中國”認同提升至戰略高度。

  (二)反制蔡當局“去中華化”文化台獨政策,需動員兩岸社會各界力量

  首先,我們應探索構建“島內問題兩岸化”的政治設計。蔡當局所實施的“去中華化”文化台獨政策,主要是在島內實施,包括:任命台獨人員擔任教育及文化部門負責人、廢止“微調課綱”、撤告“反服貿運動”涉案人員等。未來民進黨還將強化對文教部門及島內輿論環境的管控,如利用教育評鑒制度打壓“傾中”學者,繼續弱化島內“反台獨”能量。對此,我們應積極探索具體措施,使“反對一切台獨行為”更具操作性。

  其次,兩岸各界應攜手提供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特色的文教資源,利用新媒體等各種管道向島內輸送,避免台獨文教資源充斥思想市場。同時,兩岸各界應發揮積極性,在島內建立各類社團、基金會等反台獨“陣地”,以團結、聯合、壯大島內外反獨力量。

  最後,關鍵還在於加強兩岸社會民眾的互動交流,特別是應加強與島內基層民眾的互動交流。2015年兩岸人員往來人次突破一千萬,但台灣能夠去大陸交流的基層民眾數量並未增加,相當多台灣基層民眾並未去過大陸,對大陸缺乏瞭解。考慮到社區已成為台灣基層民眾的重要組織形式,未來兩岸應將基層社區及相關組織之間的交流合作作為重心,通過兩岸社區及社會組織層面的互動合作,繼續夯實兩岸社會民心基礎,以維護兩岸“文化共同體”意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