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台灣當局南海政策有何新動向?

http://www.CRNTT.com   2016-10-18 00:08:41  


 
  在兩岸政治關係層面,南海問題與兩岸問題緊密相關,互相牽制,在一定程度上,兩岸問題是南海問題的肇始。一旦兩岸問題解決中國則完全取得南海問題的主動權,南海合作可以夯實兩岸政治互信。正是當年兩岸分隔使美國在對日和約中對南海諸島歸屬問題上模糊規定,為未來南海問題的產生和升溫埋下了導火索。台灣在很長一段時間為了避免和東南亞各國關係惡化,在南海問題上消極應對。由於南海涉及台灣的國際空間以及兩岸的軍事安全等政治敏感事務,政治善意累積仍然不夠,關係台灣的“國家安全”。雖然兩岸在資源開發等方面具有共有利益,但對台灣來說遠遠不如政治安全重要。習馬會對台灣南海政策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馬英九登島就是建立在兩岸共有默契的基礎上。只有兩岸關係保持正確的方向,建立兩岸集體身份的認同,台灣的南海政策才不會偏離軌道。

  在台灣島內政治層面,台灣當局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和態度受島內政治生態的影響,內部“統獨”意識分立,雙方的共識凝聚仍然不足。兩岸合作是“台獨”勢力不願意看到的,完全配合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則會引發民意反彈,喪失政治正當性。當然,台灣當局也採取了一些實際措施來提升民眾對南海的認知,如選擇以生態環境保護和太平島主權捍衛能夠取得最大公約數,可以強化台灣當局在南海地區的實際存在。在大選後馬英九登太平島並通知蔡英文派人一同前往則表明了站在“中華民國”的角度表明政府的立場,告誡蔡英文既然遵循“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和維持兩岸現狀就應該謹慎以待南海政策。

  結語

  南海爭議有著政治、經濟和戰略的深刻背景,台灣的南海政策既要符合台灣的自身定位,也要符合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趨勢,也要維護台灣涉外關係。目前,南海事務逐漸呈現多重復合博弈結構,民進黨完全執政也對兩岸關係帶來了新考驗,這是台灣當局南海政策演變的基點,大陸有必要採取策略性對策來因應。兩岸南海合作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需要在多重復合博弈中相向而行,拓寬兩岸共同利益的政策空間,打造兩岸南海利益共同體,共同維護國家海洋領土與主權完整。在多重復合博弈結構下,大陸應該採取種種措施使兩岸形成利益共同體來對抗第三者,拓寬台灣的國際空間,改變台灣民眾對大陸的刻板印象,增進國家認同,這樣才能使台灣當局的南海政策不至於脫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