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蘇進強論王道文化是兩岸關係活水

http://www.CRNTT.com   2017-01-24 00:12:49  


 
  無可否認,二度執政的民進黨,每因採取與國民黨不同的教育政策或課綱,即被質疑為“欲去其國,必先去其史”或認定為“文化“台獨”;固然“文化“台獨”的可能性需予遏止,這些指控、擔憂亦有所本,但若“看到黑影就開槍”捕風捉影,過度誇大、渲染反而助長原本不成氣候的“文化“台獨”,甚而殃及無辜、誤人誤己。

  實質上,“認同台灣”並不等同“認同“台獨”,支持民進黨的選民也並不等同於支持或認同、瞭解“台獨黨綱”,何況民進黨的“台獨黨綱”已形同歷史文件,否則蔡英文又豈能宣誓服膺以“一中”精神為內涵的“中華民國憲法”?而“認同台灣”與“台灣主體”的思維,並不與海納百川的中華文化相斥,何況中華文化早已內化成為台灣人民的價值與生活的方式,縱使日治時期的“皇民化”,中華文化依然保有強大的存續力,源自大陸唐山的移民及民間信仰與宗祀姓氏源流的連結,也從未中斷,過去如此,於今猶然。如前文所述,所謂“去中化”其實與反抗國民黨威權統治時期壓迫本土文化,以及228事件與白色恐怖有直接的關聯,台灣省籍人士參與政治及進入國民黨權力核心者亦屈指可數,直至蔣經國執政時期才開始培養本土人士,晚年時更多次宣示自己是“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並放棄“反攻大陸”的國策積極建設台灣,這是“台灣化”與“台灣主體”的濫殤,與“台獨”不可等同視之。

  結語:兩岸關係應尊重、包容、欣賞、分享,以和為貴

  平心而論,台灣民主體制下,從地方到中央的“政黨輪替”,以及“做不好就下台”已成為必然的常態。以宏觀的角度來看,“民主”、“自由”、“人權”也是普世價值,然而,民主也不能面面俱到,討好每個人或照顧每個民眾的利益,因此,民主制度的代議政治又是最欠缺効率的“必要之惡”,西方的民主制度也無法完全移植到亞洲國家,新加坡的“英明專制”式的民主,有其長治久安的國家治理考量,但其對儒家思想的推崇與教育,則是王道多於霸道,社會秩序與國民素養亦民主與法治並行的恩威並濟,而不偏於一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