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智庫:從二合一選舉看台灣政治的新特徵

http://www.CRNTT.com   2020-03-22 00:04:46  


 
  進一步地說,政治泛化在台灣有著越來越強的政治意義,這就是走藍綠政治之外的另一條道路,在兩大黨之外聚集另一種力量。在西方政治中,走第三條道路也屬於某種特定情形下的政治泛化現象,廣義上還包括西方國家主要政黨奉行的第三條道路政策。而在台灣,“超越藍綠”、“從藍綠惡鬥中解脫出來”並未公開表明走第三條道路或中間道路,但顯然是政治分野中的第三種選擇到第N種選擇。在政治結構上,它意味著無極化、去中心化;在組織形態上,它意味著政黨小微化、結盟組合的權宜化;而在政治主張和意識形態上,它意味著多元化、雜牌化。在政治功能方面,政治泛化可能表明政治結構也有鬆動的一面,也有再變化的一面,藍綠邊緣支持者、白綠、中間力量(選舉時都是選民)也可以選擇支持其他政黨、政治聯盟或政治人物。近年來,政治泛化現象湧動並且有所強化的原因,一是民進黨蔡英文執政業績欠佳,引起並積纍了社會上的諸多不滿情緒;二是多年來形成的藍綠惡鬥、極化怪圈讓社會普遍不滿,特別是藍綠淺色選民、中間選民對現有政黨政治的表現極度厭倦,社會上一直有要突破藍綠政治的廣泛要求;三是一些政治勢力顯示出不受藍綠政治束縛、走其他道路的意圖,並不斷嘗試進行重新的政治集結,如組黨、成立團體、參加或介入選舉等;四是某些政治人物想有所作為,他們打出“超越藍綠”的口號,搭建新的政治舞台企圖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當然,政治泛化現象也有自己嚴重的問題:一是碎片化存在,是一種泛在。由於可以歸攏到政治泛化範疇的成員來源多、背景雜,很像“政治超市”,這使它們很難走在一起,形成一支團結的政治力量,或哪怕組成類似於統一戰線那樣的聯合。因而在組織形態上則呈現出碎片化、弱組織化或微組織化的特點。二是訴求複雜多向,眾口難調。泛化力量在信仰基礎、政策共識方面都是各唱各的調,雖然它們在爭取更大政治空間方面有共同利益,但在政治立場、意識形態等方面很難融合,甚至是對立的。在選舉期間,作為政治泛化背景的選民如同中間選民(有些本身就是中間選民)一樣都有很強的游離性。三是政治發展空間仍然有限、有待突破。現有的政治空間仍然對藍綠兩大黨有利,它們更容易掌握政治經濟社會資源,泛化力量依靠自身的實力,很難有更像樣的政治作為。四是缺乏代表性人物。在本次選舉中,儘管有柯文哲、郭台銘、王金平先後有參選大位的動作,但最終泛化勢力無法協調出候選人,即使柯文哲成立了台灣民眾黨、郭台銘組建了“郭家軍”也無濟於事;而這些人算不算是泛化力量的代表,也是個疑問——有可能是,也有可能不是。

  說到這裡,還需再專門歸攏一下政治泛化現象與第三勢力的關係。這次選舉前,大家也在議論島內第三勢力是否存在,郭台銘、柯文哲的某種活躍,台灣民眾黨的成立似乎加深了這種認識。但嚴格說來,如前所述,台灣衹有泛藍、泛綠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泛化力量,沒有真實存在的第三勢力。在台灣,如果你要問誰是第三勢力?是很難回答的。說得白一點,議論這麼多年,但第三勢力是誰始終是個虛幻成分更多的問題,在政治泛化的條件下不好辨認第三勢力,實際上也就是還沒有第三勢力。而經歷這些年的選舉,“泛”的部分進一步擴大,在人們的理解上它容易與第三勢力或中間勢力混淆,也許在客觀上某些泛化力量確實向中間地帶靠攏了,也有要組建第三勢力的努力,但不可能形成在政治人格上完全獨立的、在力量構成上成氣候的第三勢力,或許泛化力量覆蓋了第三勢力或中間勢力,或許泛化現象的去中心化無需第三勢力的出現。雖然在近年、包括選舉期間出現了號稱代表第三勢力或被認為是第三勢力背景的政黨和人物,但它基本上是有代表(甚至有小型政黨)、無強大組織載體也無太大政治運作空間。在選舉最後關頭,“泛”的部分的選民或者仍然回歸其原有的基本盤,或者轉而支持某些小黨。這既是柯文哲、郭台銘最終放棄選舉大位的基本原因,也是選舉後期無法發生韓宋棄保效應的一個重要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