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 
中評青年論壇:對台方略與兩制方案

http://www.CRNTT.com   2022-12-16 00:06:39  


張鈞凱
 
   張鈞凱:新版白皮書是北京對統一談判的政治芻議

  大家下午好,感謝中評社和中評智庫的邀請,很高興和大家在線上相見。中共二十大召開前夕,台灣對二十大後大陸對台部署和兩岸關係格局都非常關注,所以今天聚焦第三份白皮書是相當有意義的。我從五個方面分享個人的觀察:

   白皮書發布時間點:順勢而為、操之在我

  《白皮書》作為代表官方制定發布的闡明與執行的規範報告,具有政府文告的性質。解讀《台灣問題與新時代統一事業》白皮書的第一步,不妨先瞭解一下前兩份台灣問題白皮書的來龍去脈,從而有助於理解第三份白皮書的現實重要性。

  1993年9月1日發布的《台灣問題與中國統一》白皮書,這一年還處於兩岸開放民間往來與官方嘗試接觸的“摸著石頭過河”時期,但可視為兩岸關係發展的一個轉折點。白皮書發布前的4月27日至29日,兩岸在新加坡實現了歷史性的首次“汪辜會談”;不過李登輝政府也在同年6月決定開始爭取“參與聯合國”,所以可以看到,第一份台灣問題白皮書,在原則上說明了北京解決台灣問題的立場與主張。重點放在了第五部分“國際事務涉及台灣的幾個問題”,就外交關係、國際組織參與、國際通航、出售武器等問題,表明中國大陸官方的見解,其實也是應對當時李登輝政府在國際事務場域試圖發起的突破與挑戰。

  2000年2月發布的《一個中國的原則與台灣問題》白皮書,針對性也極為明顯且強烈。發布背景是1999年7月李登輝在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發表“特殊兩國論”,同年5年已在台灣政壇站穩地位的民進黨也通過了《台灣前途決議文》,“台獨”對兩岸關係的衝撞來勢洶洶,那時台灣政治格局也預示了台灣大選結果,不得不對民進黨可能首次執政預作準備和表明立場。第二份台灣問題白皮書16度直接點名李登輝,明確將其定調為“台灣分裂勢力的總代表”。與此同時,第五部分也針對當時甚囂塵上的“兩國論”、“台獨公投”、“兩德模式”與“民主和制度之爭”等論調進行批駁。

  比較前兩份白皮書之後,再來看時隔22年之後,北京再度推出第三份台灣問題白皮書。看似出現在眼前的是佩洛西訪台所帶來的中美與台海動蕩,但細讀全文,便可看出與前兩份白皮書最大的不同在於,它不再是針對一時政治事件與周折所給出的應對性文件,勢必經歷了很長時間的鋪墊,並在現在這個最合適的時間點拿出檯面。

  所以我認為,從第三份白皮書的發表時間點,能夠看得到大陸在台灣問題上的“順勢而為”,以及對話調性的“操之在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