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 |
中評月刊:中美地緣科技博弈趨勢影響與應策 | |
http://www.CRNTT.com 2024-07-15 00:27:11 |
一、地緣科技博弈三大戰線:數據規則、芯片戰爭與AI治理 美國上述於2024年年初實施的舉措所體現的“逆全球化”思潮,衹是其推動大國競爭的一系列動作中的一小部分,但也足以幫助我們觀察到美國在對華技術競爭方面日益增強的緊迫感。從宏觀視角來看,美國已經通過投資控制、出口管制、審查機制、立法等多重手段,在AI治理、芯片戰爭、數據規則三大領域逐漸織就一張制約中國技術進步的網,反映出美國打著國家主權與安全旗號,對華科技發展圍追堵截,日益走向單邊主義與保守的立場。儘管兩國在發展理念和治理框架上存在很大差異,但為了應對來自美國幾乎是全方位的制裁,中美之間的技術競爭不斷升級,在關鍵科技領域內展開激烈爭奪,以爭取塑造全球技術格局、影響國際規範和治理框架的話語權。 1.數據規則競技場:美國調整策略強化數據保護壁壘 跨境數據流動已成為國際商業和創新不可或缺的領域。隨著數字經濟的不斷成熟,數據流動越來越多地受到國家安全和經濟政策的審查。自戴琪宣布美國在WTO框架內放棄支持跨境數據自由流動起,美國也一改以往立場,轉而強調數據隱私保護,限制跨境數據流通。 美國正持續加快推進數據戰略轉型,強化數據保護壁壘。一直以來,美國在數據主權方面的戰略都堅持著開放的態度,採取“數據自由流動+擴張域外管轄”的模式。然而,近幾年的公開信息表明,美方的這一態度正在發生變化。一方面,通過與盟友建立合作機制管理數據流動,加大力度主導國際數據規則制定:2023年7月,歐盟委員會正式官宣通過的歐盟-美國數據隱私框架的充分性決定,標誌著因2020年7月歐盟法院判決“隱私盾”框架無效而受阻的跨大西洋數據流動重新恢復②,歐美間出現了新的數據框架,試圖通過建立合作機制來管理數據流動,而非僅限於自身的數據主權。另一方面,則加強對中國相關產業的審查,嚴格限制個人數據跨國傳輸。2024年2月28日,拜登簽署的《禁止受關注國家獲取美國人大量敏感個人數據和美國政府相關數據》行政命令更是以“更好保護美國人的個人數據安全”為由,站穩了美方立場的轉變。該項行政令影響範圍非常廣泛,除了關注數據跨境流動本身,還管制大量涉及“潛在的數據流動”的行為,適用於受限主體對美國的投資活動、商務活動及其在美國設立的主體在美國本土的經營活動;在司法部同時發布的事實清單中,明確將中國列入“受關注國家”之首,標誌著針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受關注國家的國家安全管制措施的又一次升級。③緊接著,美商務部就以內嵌中國信息通信技術或服務的智能網聯汽車會通過收集“敏感數據”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為由,於3月1日對該類來自中國的汽車啟動國家安全審查,對這份新行政令作出響應。上述一系列舉動不僅表明美國對個人數據安全防護的高度重視,也揭示了美國在全球數字化轉型中的戰略意圖和目的。這些舉措並非偶然或意外,而是基於美國的國家利益和全球戰略考慮的必然選擇。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