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魯迅與林文慶的衝突

http://www.CRNTT.com   2009-01-06 11:02:56  


 
  1926年10月3日,林文慶在紀念孔子誕辰的集會上還發表過一次講演,題為《孔子學說是否適用於今日》。他主要強調了三點:一、孔子學說,注重實際,並非徒以怪誕不經之說欺人。二、孔子道德,根本在“孝”之一字,由家庭漸次社會,再擴展到國家、天下,非徒托空言者可比。歐美各國提倡的博愛,也都是以家庭之愛為源泉。三、孔子時代的尊君,跟當時反對的帝國主義大不相同。儒家的政治主張,可以用“民為貴”一語概括,目的在促進世界於大同。以上三點,未嘗不適用於今日。(講演記錄載《廈大周刊》158期) 

  筆者一貫反對誇大儒家學說的現實功能,但不能不承認林文慶的上述觀點是他以學者身份對儒家思想進行的當代闡釋,並不包含倒行逆施的政治圖謀。 

  林文慶試圖壓縮國學院經費,引起原想有一番大作為的國學院教授魯迅的反感,這完全可以理解。不過在林文慶一方確有他的苦衷。須知,廈門大學是僑商陳嘉庚出資興辦的一所民營學校。當時世界經濟蕭條,陳嘉庚的業務很不景氣,他經營的橡膠價格經常浮動。時任廈大文科主任兼國學研究院總秘書的林語堂證實:“以前廈大陳嘉庚先生未曾正式成立基金,以至校務進行,以橡皮價格為轉移。甚至半年之中,三裁預算……”(林語堂1954年3月27日致連瀛洲函)為了在經費支絀的困境中維持校務,林文慶捐出了他1927年在廈大的全年工資共6000元,又將新加坡兀蘭51英畝土地的3/5捐贈廈大。臨終前,他還口囑將占地甚廣的筆架山別墅捐贈給廈大。這些都充分證明林文慶當年調整廈大的經費預算是迫於無奈,並非營私利己。

  從《兩地書》看,魯迅對廈大幾乎沒什麼好印象,但卻如實承認,“我的薪水不可謂不多”(1926年9月20日致許廣平),又說“這裡的學校當局”“出重資聘請教員”(1926年10月10日致許廣平),可見學校在財務困境中對教師並不苛刻。更何況魯迅對壓縮國學院經費“提出了強硬之抗議之後”,“校長竟取消前議了”(1926年11月25日致許廣平),這也可見林文慶的從善如流。 

  1926年底,中山大學邀請魯迅擔任文學系教授(後出任系主任兼教務主任),魯迅於同年12月31日向廈大提出辭呈。林文慶不僅寫信挽留,多次設宴餞行,而且還請他的秘書劉樹杞再次出面慰留,並致聘書。雖然無效,也說明廈大校方為挽留魯迅作出了很大努力。 

  可見,對於魯迅跟林文慶80多年前的這場衝突,只有站在不同位置、從不同角度去觀察分析,才能得出較為客觀持平的結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