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面對CECA 人民福祉應超越黨派

http://www.CRNTT.com   2009-02-26 11:57:21  


調和也是妥協,味道自己把握。
  中評社香港2月26日訊/南台科大副校長吳新興今天在臺灣《聯合報》發表文章,呼籲“朝野坐下,來杯CECA咖啡”。文章内容如下: 
 
  長期以來依賴出口與國際市場的台灣經濟,當海外市場需求突然大量減少,產品賣不出去,百業蕭條,失業率升高,政府官員與決策者心理壓力逐漸升高之際,如何尋求經濟脫困再求轉進發展的邏輯思維,成為執政當局眼下急欲解決的挑戰。

  “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CECA)於是成為目前政府尋求經濟解套的首要選項之一。若能簽署,除了思考中國大陸的市場、資源、投資條件、資金、觀光客以及所有經濟要素等為台灣所用,以解決經濟困局外,對於台海雙邊而言,具有“經濟正常化”的深層意涵;更隱約地勾勒出台灣與中國大陸逐漸邁向經濟統合的趨勢。

  筆者必須再度強調,在商言商,CECA對於台海兩岸是各取所需,經貿法則將會決定雙邊互動,決定未來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方向。從此一角度觀之,執政當局打出CECA牌自有其理性與正當性的一面。

  儘管如此,CECA牌帶給台灣人民的關切與疑慮卻不是來自經貿元素,而是政治。一種來自內心深處質疑,台海兩岸經貿緊密的結合終將導致中國大陸最終併吞台灣的政治結局。此一關切儘管仍有思辯的空間,但可能性卻無法排除。只要有那麼一點台灣可能被中國大陸“和平併吞”的可能,勢將牽動台灣社會某一部分“拒統”力量的排斥與反彈。

  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而言,在台海兩岸特殊的關係中,CECA本質上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經貿議題,它是一個令反對黨人疑慮北京政府利用全球性經濟災難,趁機向台灣丟出救生圈,加大力道促統兼併台灣的前奏曲。

  事實是否如此?日後發展會說明一切。台灣的出口目前對中國大陸的市場依賴已經高達百分之四十,CECA若是簽署,如果國際市場復甦緩慢,如果政府無法找出更佳的經濟解套替代方案的話,很快就攀升至五十,甚至六十。

  如果上述分析成真,台灣屆時又有何種立場與實力向北京的促統戰略說“不”呢?殘酷一點的來看,除了中國大陸之外,台灣眼下還有更佳的選擇嗎?如果兩岸不簽CECA,台灣對中國大陸的經貿依賴會停下來嗎?

  執政當局必須深思,若與中國大陸簽署CECA,台灣今後必需付出何種政治與經濟的代價?而台灣內部對於此一代價有無共識?有沒有其他的選擇?

  對於民進黨人而言,若不願和中國大陸簽署CECA,替代方案為何?如何配合政府解決經濟挑戰?

  不論如何,“國家”生存與人民福祉應該是可以超越意識形態與超越黨派的吧?朝野雙方應該坐下來好好理性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