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面對金融海嘯 德國人何以神定氣閑

http://www.CRNTT.com   2009-04-27 08:05:19  


 
  然而,學者們比較一致的看法是,較好的社會保障和大量適應性強、商業信譽良好的中小企業是德國人能夠泰然面對金融危機的兩大原因。例如,為了應對危機,許多德國企業也像其他國家的企業那樣,對員工實行包括“無薪休假”在內的各種縮短工時的措施,以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僅奔馳汽車公司就有7萬員工被迫不同程度地縮短工時。但是,員工們因此而減少的那部分收入可從聯邦政府勞務局那裡獲得三分之二的補貼,再加上他們需要繳納的所得稅有所減少和能夠享受其他更多的社會福利優惠,這些工時減少的員工所受到的影響實際上就很小了。當然,聯邦政府勞務局的支出在金融危機期間是大大增加了。在2006年和2007年,該機構的這項支出為1億歐元左右,2008年大約是2億歐元,今年可能猛增至20億歐元。

  另據估計,德國政府所提供的其他相關補貼還為5萬家企業保住了約100萬個工作崗位。此外,德國政府還宣布將從今年7月1日起提高養老金,居民收入較高的西部地區養老金將提高2.4%,收入較低的東部地區提高3.4%,屆時將使2000萬領取養老金的德國居民受益,這一數字相當於目前德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同樣重要的是,在這次危機期間,所有的德國居民所享受的醫療保險等社會福利都沒有削減。正是有了這些社會保障的墊底和支撐,不少德國人反而認為金融危機給他們帶來了有更多閑暇時間,能享受與親友相聚、旅遊和接受職業培訓等好處。他們哪裡還用得著像法國人和希臘人那樣上街去遊行示威呢?

  人們或許不知道的是,擁有西門子、克虜伯和大眾汽車公司等巨型品牌企業的德國,居然同時還是個中小企業的汪洋大海。在德國160萬個企業中,雇員人數最多達9人的中小企業占了93%。這些中小企業始終都很注重科技研發,以致力於形成各自的“獨門絕技”,並且信守商業信譽,因而以“小而精”或“小而特”的優勢立足於各自的產業或部門,對客戶和消費者有強大的吸引力。當金融海嘯讓以規模經濟效益取勝的大型企業陷入危機而難以自拔的時候,德國中小企業的經營卻沒有受到太嚴重的影響,畢竟市場對“小而精”和“小而特”的產品、技術和服務的需求沒有因經濟大氣候的惡化而急劇萎縮,或者至少沒有受到像發生在大宗商品那樣程度的縮水。

  更讓德國450家公共儲蓄銀行和1200家信貸合作社意想不到的是,金融危機反而給它們帶來了的巨大商機。在德國的三大銀行——德國商業銀行、德意志銀行和德累斯頓銀行因購買了美國兩大房貸公司的債券而陷入困境後,大批需要金融服務的顧客不得不轉向這些中小金融機構。這不僅使中小金融機構的業務和收益劇增,還使德國金融業在危機期間還能夠為企業和居民提供必需的金融服務。為此,某些德國學者說,德國中小企業不僅頂住了金融危機的壓力,而且為整個德國經濟應對這場危機發揮了難以估量的積極作用。

  當然,由於金融危機及其引發的全球性經濟衰退還在繼續,德國經濟是否能夠有驚無險地度過難關,恢復增長,還有待觀察。據有關機構預測,如果德國的出口到2010年還沒有明顯起色的話,社會保障體系將不堪重負,中小企業的經營環境可能也會趨於惡化。 (作者:張祖謙 上海歐洲學會副秘書長)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