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G20峰會 重塑國際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09-09-28 11:10:37  


 
  然而,匹茲堡峰會的最終成果卻完完全全顛覆了這種宿命觀。各國領導人不僅達成了七項基本共識,還一致認為:G20峰會應當機制化並取代G8成為“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平台”。

  G20峰會的重要性無可取代,首先是因為其所涉及議題,如國際金融體系改革、跨國金融監管協調、環境和減排等本身都具有長期性和連續性。若G20峰會中途戛然而止,無異於令此前各國共同做出的努力和所獲成果付諸東流。

  其次,G20峰會的一大貢獻在於,它通過廣泛國家的參與,客觀上形成了國際社會公認的一套是非觀或遊戲規則。在輪胎特保案發生後,中方保持了相當的克制態度,而美方為取得中方的理解,至少在口頭上做出了“輪胎特保案只是一個例外”的保證。顯然,在G20峰會形成了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普遍共識後,任何一個國家要想明目張膽地逆潮流而動,都不能不先掂量一下:淪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到底值不值?

  但更深層次的原因還在於,在世界賦予G20峰會“時事造英雄”機會的同時,G20峰會反過來也重塑了國際格局,並使世界越來越倚重這一機制。

  曾幾何時,由少數發達國家組成的G8,一度是全球治理議題的實際決定者,而廣大發展中國家則被排擠門外。不過,發達國家也逐漸意識到,若沒有新興大國和發展中國家的參與,全球治理難以取得任何有意義的成果。因此,其後又演化出了G8+5對話機制,但由於中國、印度、巴西等5國並非正式代表,這種對話的基礎本身就不平等。在G8+5內部,發達國家與金磚四國之間的對立情緒常常超過合作的意願。

  當金融風暴及其催生出來的G20峰會改變一切時,發達國家被迫接受在G20峰會框架下與新興大國和發展中國家進行平等對話,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同時,雖然發達國家在G8+5時代基本上是鐵板一塊,但在G20時代,美歐之間就出現了明顯的裂痕,在許多問題上都出現了直接利益衝突。

  需要強調的是,G20峰會並非一個強制性的國際組織,它只是一個提供對話和溝通的國際場所。因此,有不同觀點很正常。問題在於,如何學會傾聽其他國家的訴求來擴大共識、縮小分歧。例如,美國提出要實現“可持續與平衡增長”,而中國也完全同意全球經濟失衡是一個事實,需要加以糾正。

  但雙方的區別在於,美國理解的失衡僅僅是美國儲蓄率過低,其他國家(主要是中國)對美出口過多,這無疑是一種過於褊狹的視角;而在胡錦濤主席的峰會演講中,失衡不僅表現為部分國家儲蓄消費失衡和貿易收支失衡,更表現為世界財富分配失衡、資源擁有和消耗失衡、國際貨幣體系失衡。顯然,後一種表述可以更好、更全面地反映當前國際現實。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