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本次諾貝爾獎 衝擊主流經濟學

http://www.CRNTT.com   2009-10-15 11:49:15  


奧利弗·威廉森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出席記者招待會
  中評社北京10月15日訊/《新聞晨報》今天刊登評論員薛湧的文章“諾獎衝擊主流經濟學”,文章表示,“在市場、所有權之外,社區自治是一個和諧社會的重要面向。離開這一點,談不上健康的市場經濟。遺憾的是,當今中國的一些主流經濟學家,依然堅持市場原教旨主義,以為任何事情都可以通過他們那幾個簡單的經濟學公式就能解釋。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則告訴我們,在當今世界經濟學的前沿,有識之士們已經意識到既有的經濟學知識比起複雜的社會來,是多麼貧乏單薄”。文章內容如下:

  美國經濟學家埃莉諾.奧斯特羅姆和奧利弗.威廉森一同摘取2009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其中奧斯特羅姆成為這一獎項歷史上首名女性獲獎者。應該說,這樣的結果多少是個冷門,對主流經濟學形成了不小的衝擊。

  《紐約時報》報道這則新聞的標題是“兩位美國社會科學家分享諾貝爾經濟學獎”。其中奧斯特羅姆甚至並非經濟學出身,而是政治學博士,所研究的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經濟學。她自稱自己是“政治經濟學家”。耶魯大學著名經濟學家席勒指出,此獎是社會科學融入經濟學的一部分。經濟學太隔絕了,陷入了市場萬能論而不能自拔。另一位經濟學家David R. Henderson在《華爾街日報》上撰文,稱這一意外的結果是件好事,因為主流經濟學變得越來越數學化,和實際生活離得越來越遠。

  奧斯特羅姆的研究,也許最能說明諾貝爾經濟學獎能從傳統的經濟學領域向外走多遠。她直接挑戰的,是已故生態學家Garret Hardin的“公地悲劇”理論。Garret Hardin指出,象公地這種共有資源,在所有權上沒有歸屬,大家都搶著用。所以,這樣的共有資源要麼交給政府管制,要麼私有化,否則就會隨著濫用而被損害。此說在經濟學和社會科學領域已經成了常識。

  奧斯特羅姆則根據自己的經驗研究另立高論:既然地方社會能從共有資源上獲益,自然也有保護這種資源的動機,進而發展出自己的共管機制,以解決糾紛、分擔責任、分享利益、懲罰違規者。比起私有化或者被國家管制的資源來,這些在共有狀態下的資源往往得到了更好的保護和利用。

  舉個例子。一次去朋友家做客,我很羨慕他家後院的寬闊草坪。當發現草坪盡頭有戶鄰居時就問:“你這草坪的地界在那裡?”他說:“我也糊里糊塗。劃界沒有意義。我買了房子就去找那家鄰居,說咱們都不劃界築籬如何?這樣一來,兩家中間這塊大草坪,從你家看是你的,從我家看就是我的。咱們都多了不少地。”結果,雙方不僅沒有過分使用、侵占的問題,反而都精心把自己一方的草坪修剪整齊,還經常互助。本來可以通過築籬笆而明確產權的私有資源,被自願轉化為共有狀態,反而效益更高。

  當然,真實生活中的案例,比兩家間的合作複雜得多。但理論上是同一性質的。西方社會從英國的《大憲章》到後來的“圈地運動”,都圍繞著公地的問題展開,演化出深刻的政治、法律和社會傳統。這一非經濟學的經濟學理論,對中國非常有意義。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如何對待共有資源是個非常迫切的問題。在這個歷史階段中,中國的共有資源往往要麼是國家所有,要麼則是私有化,兩種所有形式都排除當地社區的參與。由此產生的矛盾,在城市開發、拆遷、物業管理等方面,表現得都非常嚴重。我在近著《仇富》一書中,也特別強調了這一問題的重要:在市場、所有權之外,社區自治是一個和諧社會的重要面向。離開這一點,談不上健康的市場經濟。遺憾的是,當今中國的一些主流經濟學家,依然堅持市場原教旨主義,以為任何事情都可以通過他們那幾個簡單的經濟學公式就能解釋。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則告訴我們,在當今世界經濟學的前沿,有識之士們已經意識到既有的經濟學知識比起複雜的社會來,是多麼貧乏單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