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張平:貨幣過量投放會助長資產泡沫和通脹

http://www.CRNTT.com   2010-02-05 08:16:48  


隨著中國經濟回暖,人們已經嗅出貨幣政策收緊的氣息。
  中評社北京2月5日電/2010年將是中國經濟經過危機衝擊觸底之後,進入新一輪經濟上升周期的起點,也是宏觀經濟運行逐步正常化之後,宏觀政策相應回到正常化狀態的一年。2010年,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如何實現正常化?政策正常化面臨哪些困難?帶著這些問題,《上海證券報》日前就此專訪了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副所長張平。文章如下。

  中美刺激政策側重點不同

  問:今年年初,隨著中國經濟回暖,人們已經嗅出貨幣政策收緊的氣息。美國刺激經濟政策也面臨退出的可能性。您如何看待中美兩國政策退出的問題?

  張平:這次國際金融危機源於發達國家的金融市場和機構發生了危機,他們最嚴重的問題是信用和流動性問題,其政府實施的貨幣政策主要是量化寬鬆政策,以增加流動性,財政政策是直接購買公司債務等方法來擔保公司信用,以維持其生存,僅有少量資金用於基礎設施、技術改造等方面。在危機結束後,其退出的機制也多是在公開市場操作,如賣掉手中為救助金融機構而買入的債券,收回現金,救助重點偏向金融機構,而不是解決更多的一般性就業。

  中國則不同,中國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是直接以實物為基礎的,大量集中在基礎設施上,其政策激勵方向的核心是城市化,希望通過大規模的城市化建設帶動經濟,其政策激勵應該說是非常有效的。基礎設施投資是有投資周期的,分年實施,因此今年融資規模也很難降低,相關政策也談不上“退出”。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國政府採取了有力的宏觀激勵政策,經濟在2009年第四季度全面復甦,經濟增長回到潛在增長率之上。但目前,中國經濟仍面臨外需回暖進程不確定等問題,因此宏觀政策大的取向不會變,但已經從非常時期的非常舉措回歸到正常化管理了。

  貨幣過量投放會助長資產泡沫

  問: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為何要“正常化”?

  張平:中國是全球激勵力度最大的國家。面對全球金融危機衝擊,中國政府進行了強力的宏觀激勵,提出了兩年4萬億元和每年5000億元的減稅計劃,約占每年GDP總額的7%以上,而美國刺激政策的投入占GDP的5.5%,歐洲和日本只有2%.

  另外,在採取積極財政政策的同時,中國還採取了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雙寬鬆”政策在中國歷史上也是最為積極的。

  2009年中國新增貸款幾乎翻了一倍。信貸激增直接刺激了貨幣供給量的增加,M2增長遠超出計劃的17%,達到29%.2009年中國經濟在政策激勵下,經過兩個季度低於7%的增長後,迅速回到潛在增長8%以上,在全球率先實現復甦。

  財政和貨幣激勵直接推動城市化規模擴張,但同時過量的貨幣激勵也會助長資產泡沫,影響經濟的平穩發展,甚至會導致繁榮的提前結束。因此,為保持經濟增長的可持續,就要使宏觀政策管理“正常化”。

  問:從貨幣政策的角度看,為何要實現“正常化”?

  張平:中國的貨幣一直處於超中性的供給狀態,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2009年貨幣供給更是激增。從M2/GDP的角度看,這一比值快速攀升,假定2010年貨幣供給增長20%,經濟增長9.5%,則預計到2010年上述比值將超過2倍,遠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貨幣長期超額供給必然會引起資產和通貨膨脹,保持貨幣的穩定增長才能穩定貨幣供給預期,才能保持市場價格平穩,因此貨幣政策一定要從非常舉措走向“正常”,這也有利於引導投資者更多地去關心上市公司質量,少受宏觀政策的影響。

  經濟增長要“穩速增效”

  問:您認為應該如何實現政策“正常化”?

  張平:我認為,2010年短期宏觀政策管理的目標應包括:宏觀政策的正常化,在保持積極財政激勵的同時,貨幣政策從2009年的過於寬鬆轉為保持“適度”貨幣供給,將M2增速控制在17%以內,新增貸款逐步回到8萬億元以內;投資增長保持在20%左右,這種增速就能帶動經濟實現8%以上的增長;積極發揮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實現優化結構的目標;經濟增長的目標要放在穩速增效上,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

  同時,應將資產價格泡沫和通貨膨脹預期管理納入宏觀管理中來,提高宏觀政策管理水平:要繼續保持現有的盯住美元的、低浮動的、有管理的匯率體制不變,直到貨幣政策完成正常化調整,積極財政政策基本完成;稅制改革依然很重要,中國城市化達到現有水平後,應逐步將以流轉稅為主的稅收體制向直接稅為主體的方向轉變;減少信貸增長的壓力,加大資本市場融資比重,特別加快發展債券市場,增加地方債發行規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