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豐田悲劇:在“擴張與降成本”中迷失

http://www.CRNTT.com   2010-02-16 13:16:32  


 
  沒有證據表明在豐田頻繁大規模召回與CCC21和VI之間有直接關係,但如此“巧合”,卻不能不讓豐田重新審視它的成本消減計劃。

  笨拙的大象

  對於來自外部的壓力,豐田這次2010年年初大規模召回的“肇事者”,豐田汽車油門踏板的生產商——美國CTS公司感覺非常不好。

  CTS投資關係負責人Mitchell Walorsk有些抱怨:CTS為豐田供應的油門踏板並沒有任何質量問題,完全符合產品規格;況且豐田也參與了這款油門踏板的設計、生產和測試,質量管理都是嚴格按照規定執行的,“不然豐田為何以‘嚴謹的產品質量管理’著稱呢?”

  事實的確如此。近乎於瘋狂的降成本計劃無疑會在某些方面有所忽略——這些忽略也一定並非主動。然而,對汽車產業來說,從產品設計(包括零部件)、標定、檢測、定型,到批量投產,任何一個環節都有發現問題的可能,更何況一向以精益化著稱的豐田。

  悲劇最終還是發生了。

  研究或考察過豐田生產方式的人,一定會記得在豐田工廠的生產線上有一根隨手可以觸及的“安全燈繩”。當一個班組員工因發現問題而拉動這根繩子後,報警燈就會點亮,整條裝配線自動停止運行。這樣各個工序保持協調一致,發生的問題可以及時處理。工人們很早就了解、並且越來越發現很重要的事情是,尋找並指出問題之所在是對的,即使這樣會讓整個流程停頓下來。

  在經年累月後,“安全燈繩”已成為豐田全公司的企業文化——在公司的管理方面,拉“安全燈繩”意味著他們要像生產線上那樣讓團隊立即警覺問題的存在,不管問題是什麼。但此時,已經沒有人再去拉那根“繩子”了。

  1989年,第二代凱美瑞開始投放美國市場,但很快,美國汽車安全研究中心便接到投訴稱,部分凱美瑞存在電氣故障,導致車門和門鎖無法打開。在與豐田方面溝通無果後,汽車安全研究中心給美國《消費者報道》雜誌爆料“建議凱美瑞的駕駛員在車裡帶上一把榔頭,以便遇到危險時破窗逃生。”為了回應這些報道,豐田召回了50多萬輛問題凱美瑞。這也是豐田自上世紀50年代進入美國市場後第一次如此大規模的召回。

  事後,豐田經過內部調查後發現,反應遲鈍的根源在於日本負責設計的產品工程師、美國負責產品製造的生產經理和銷售經理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

  這本是一次能夠讓豐田從錯誤中汲取教訓的最重要機會,然而,豐田卻沒有這樣做。直到2003年,豐田海獅最日本化的汽車公司——一個58人組成的董事會,成員全部是日本男性——而同時期的本田汽車,只有一個25人組成的董事會,另一家日本車企日產則正努力將它的董事會成員消減到7人。

  “我感到了大企業病的征兆。作為企業,規模已經發展得很大,組織也變得非常複雜。推遲問題的解決,維持現狀也不失為一種潮流。社長、副社長應該盡快做出決定並加以實行的是克服大企業病的手段。”在2005年正式就任豐田汽車社長的新聞發布會上,渡邊捷昭這樣說道。然而,兩年之後,渡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我還不需要踩刹車;但是,一旦發現險情,我會毫不猶豫進行制動。

  那麼現在,是到了豐田毫不猶豫進行制動的時候了嗎?(作者:寇建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