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滇西鬆山戰役 七千犧牲中國兵無名單

http://www.CRNTT.com   2010-04-01 13:30:33  


 
  其實,在鬆山戰役之後,中國軍隊曾為自己的陣亡將士修建過公墓。在老人回憶里,當年,鬆山山道兩邊整齊排列著裝滿泥土的汽油桶,每個油桶上放著一盆鮮花,鮮花邊上,插著寫有陣亡者姓名的小木片。在鬆山主峰下,還有一塊國軍103師留下的墓碑,墓碑上刻著所有陣亡者的姓名。

  上世紀60年代,這個陣亡將士公墓被徹底摧毀。刻有烈士姓名的石碑,先是被人砸成兩截,然後被抬到小學里做石階,頑童們的小腳無數次地在石碑上踩來踩去,上面的名字日漸模糊,直到再也看不清楚。

  日本人也在用各種方式紀念著自己的陣亡者。

  鬆山戰役幸存下來的10餘名日本老兵,回國後都發表了回憶錄,戰記和日記。關於鬆山戰役的書籍,起碼有十幾種。

  1974年,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第二年,第一批日本人獲准訪問了中國的邊陲城市昆明。這些日本人向當時的雲南省革命委員會提出一個要求,希望允許他們到滇西祭奠日本士兵的亡靈。

  這個不合時宜的要求被拒絕了。據目擊者回憶,全體日本人當即失聲痛哭。

  1979年,在中國人的幫助下,一些日本人拿到了一些鬆山的泥土。回國之後,在日軍113聯隊戰友會舉行的慰靈式上,這些泥土作為“靈沙”,被分給了陣亡者的家屬。

  到上世紀80年代,日本人終於來到鬆山。他們通常不跟鬆山人說話,表情肅穆。上山之後,許多人就地跪下禱告,甚至嚎啕大哭。來得最多的一個老兵,已經到過鬆山20多趟。

  到今天,在鬆山還是偶爾可以發現這種祭奠的痕跡。幾周前,有遊客發現,在一處戰壕的隱蔽角落里,放置著一些包裝袋上印刷著日文的食品,在戰壕邊上的樹枝上,還有人細心地扎上了一朵小白花。

  普查隊也曾和日本來的旅遊團迎面撞上過。3月初的一個早晨,正要上山勘測的餘戈一行人,在停車場遇見了一群日本老人。雖然他們否認了自己老兵的身份。但帶隊的中國導游說,這些日本人來自福岡,這正是113聯隊的兵源地。一個眼尖的工作人員還發現,人群中一個看起來稍微年輕一點的老婦,正望著鬆山抹眼淚。

  看著這些絡繹不絕的日本老人來祭奠亡靈,戈叔亞心里油然而生一種複雜的感覺:“到今天,有幾個中國人還記得那些抱著成仁之念衝在自己兄弟最前面的團長、營長、連長、排長;心存對死亡的恐懼、但仍然拼死前行的戰士;戰士死光後持槍奮然而上的馬夫、衛生兵、勤務兵;還有吹響招魂號角的號手?”

  這種鮮明的對比,讓餘戈很是感慨:“我們這個民族的思維模式里,有著根深蒂固的勝者王敗者寇的歷史實用主義觀念。‘王’與‘寇’的定性,一轉眼就將剛剛流淌的鮮血和付出的無數生命擦得幹乾淨淨。”

  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戈叔亞又獨自一人爬上鬆山。在半山坡一塊平地上,有幾個背著背簍的小姑娘,正在一處地堡的遺址里玩耍。曾經噴射出致命槍火的堡壘,如今已經是一個長滿野草的大坑,邊緣還開著幾朵不知名的紫色野花。一個小姑娘摘下一朵,拿在手上,還讓戈叔亞給她拍照留念。

  往前走沒多遠,戈叔亞又碰上一個70多歲的山民。在攀談中,戈叔亞問道:“老鄉,你知道這座山上哪兒戰死的人最多嗎?”

  “就是她們玩兒的那個地方。”老人指指那些小姑娘,“我年輕的時候見過,一堆死人頭骨,有100多個呢。”

   (記者 林天宏 攝影:孔雲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