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希臘騷亂背後的危機真相

http://www.CRNTT.com   2010-05-07 10:40:09  


  
  2001年,希臘為進歐元區而犯愁不已。根據《馬斯特裡赫特條約》,歐洲經濟貨幣同盟成員國必須符合兩個關鍵標准——預算赤字不能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3%和負債率低於國內生產總值的60%。希臘卻一個也不符合。不過希臘人靈機一動,花了3億美元的巨額傭金從華爾街請來了“天才發明家”高盛,給自己量身定做了一套“債務隱瞞”方案。這個方案采用的是一種叫做“貨幣掉期交易”的方式,目標是掩飾一筆高達10億歐元的公衆債務,模式如下:比如希臘政府本來發行了100億美元的債券,我們假設美元與歐元的比價為1:1,那麼希臘政府可以換回100億歐元。但是高盛“高明”在為希臘政府設定了一個優惠利率,假設為1:1.5,如此一來希臘政府就有了150億歐元。賬面的盈餘成功地掩飾住了公共債務,希臘也就順利加入歐元區。但是高盛也不會傻到自己貼錢,次貸危機中大名鼎鼎的金融衍生產品此時派上了用場,包括一家德國銀行在內的很多銀行都成了下家。據悉,希臘政府已經把付息時間延長到了2037年,可是沒等到“大限”來臨,危機就已爆發。因為全球金融危機導致融資成本高企,希臘的債務鏈再也無法繼續,不僅相關的銀行被波及,有類似弱點的主權債務國家也全部受到影響。希臘人的“飲鴆止渴”到此結束。

希臘債務危機為何難以解決

    ◎三種債務解決方式皆很困難 
 
  主權國家的債務解決主要有三種方式,1.直接違約。2.大量發行貨幣,利用通貨膨脹或貨幣貶值降低債務的實際價值。3.獲得其它國家的援助。 
 
  1.直接違約是萬不得已的下下策 這將會重創歐元區經濟,帶來的危害不可估量。 
 
  2.身處歐元區的希臘無法發行貨幣 實際上希臘這次的危機也暴露出了歐元區內的很多國家同時面臨的矛盾:歐元區內有統一的貨幣政策,卻沒有統一的財政政策,當金融體系面臨崩盤的時候,只有財政部才能够處理償還能力的問題。(詳細)顯然身處歐元區的希臘無法通過發行貨幣來解決危機,除非歐元區增加貨幣發行量,又或者希臘退出歐元區。希臘債務危機之所以愈演愈烈,很大部分原因就是當年想要加入歐元區。歐洲貨幣聯盟成員國的身份可以給希臘帶來諸如規避貨幣波動風險、享受歐洲央行的流動性服務、來自其他成員國在經濟和金融方面的扶持等諸多好處。如果退出歐元區,雖然可以解一時燃眉之急,長期來看卻得不償失,所以這一步不到萬不得已希臘政府絕不會嘗試。 
 
  3.德國等國家對援助左右為難 第一二種方式排除之後,希臘政府剩下的就是向其他國家和組織請求援助,這其中德國的態度尤其關鍵。而德國這次也左右為難,如果不救助,歐元則會受到損害,如果救助,就無異於在拿德國公民的納稅為希臘買單。雖然最後在種種的博弈之下,德國加入了援助大軍,但是救助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而且歐元區還不止希臘,葡萄牙、西班牙、愛爾蘭等國家也在破產的邊緣苦苦掙扎,救得了一個,也救不了全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