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吳冠中:我負丹青!丹青負我!

http://www.CRNTT.com   2010-06-29 13:09:51  


  中評社北京6月29日訊/《我負丹青》,是已逝繪畫大師、20世紀現代中國繪畫的代表人物之一吳冠中80歲寫就的自傳之書名。吳冠中先生曾說,他一向反對寫自傳,“平凡人生何必傳之記之”。然而今他年逾八旬,常見有文章記叙自己的生平故事與言行,“真偽混雜,我雖一目了然,也只能由其自由擴散,但促我反思。還是自己寫一份真實的自己的材料,以備身後真有尋找我的人們參照。”以下“我負丹青!丹青負我!”便是其中一精彩片段:

  七八十年代以前我作油畫以野外寫生為主,大自然成了我任意奔馳的畫室,但回到家裡卻沒有畫室,往往在院子里畫。作水墨畫無處放置畫案,將案板立起來畫,宜於看全貌,但難於掌握水墨之流動。80年代住勁鬆,才有一間11平米的畫室,我的畫室裡沒有任何家具,只一大張畫案,案子之高齊膝,別人總提問為何案子如此矮,彎腰作畫不吃力嗎?正是需要矮,站著作畫,作畫時才能統攬全局。傳統中坐在高案前作畫的方式,作者局限眼前部位而忽視全貌,這有悖於造型藝術追求視覺效果的創作規律,也正是蔡元培覺察西洋畫接近建築而中國畫接近文學的因果之一。中國畫的圖,《江山臥游圖》、《清明上河圖》、《韓熙載夜宴圖》、《簪花仕女圖》,眾多的圖都是手卷形式,慢慢展開細讀,局部局部地讀,文學內涵往往掩去了形象和形式的美醜。直到90年代中期,可雨協助我找到了一間近60平米的大畫室,於是我置了2×4米的兩塊大畫板,一塊平臥,另一塊站立一旁,作畫時平面和立面操作交替進行,方便多了,從此結束了作大畫時先搬開家具的辛苦勞動,就在1996至1999年幾年中創作了多幅一丈二尺的大畫,而我,也老之將至了。 

  1999年文化部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吳冠中藝術展,占用樓下三個大廳,規模和規格都不小,用文化部的名義為一個在世畫家舉辦個展,尚屬首例。我應該感到滿意,我是感激的,因這意味著祖國對我的首肯,我選了十件展品贈送給國家。但展覽結束後不久,人們還未忘卻作品的餘韵,便有人策劃了連續3天的攻擊文章,一如“文革”時期大字報的再現,在《文藝報》上發表了。有人告訴我這消息,我聽了很淡然。面對各種各樣的攻擊,我無意探究其目的。過不多久,《文藝報》又採訪了我,用凸現的版面為我說了公道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