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佛舍利:千年入世與出世

http://www.CRNTT.com   2010-08-13 13:44:25  


 
  每個人的喜愛

  大報恩寺對於南京人來講一直是一個近在身邊的傳說。文保單位認為,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三國東吳時期,東晉初年命名為長幹寺。後幾經損毀、重建,至明永樂年間以皇家寺院的規制重建,並由明成祖賜額為大報恩寺。

  清鹹豐年間,寺廟毀於太平天國兵火。到此次考古發掘前,大報恩寺的遺址已是南京一處普通的居民區,有居民1500戶。不過這裡仍保留著寶塔、寶塔頂、後山門等地名。

  39歲的諦如法師曾是一家電梯公司的技術人員,像大多數南京人一樣,他從小就知道大報恩寺的傳說。令他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大報恩寺那座著名的琉璃塔。

  大報恩寺曾有一座高200尺、即78米的琉璃塔,是當時中國最高的建築。“晚上塔的各級外窗台都會放有燭台,遠遠望去像一條火龍立在南京城的南面。古代的南京不像今天這樣萬家燈火,所以它就最為顯眼。”諦如說,在當時外國旅行家的速寫和版畫中都有這座高塔的形象,它一度被稱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作為南京市府大院裡的一個普通幹部,南京市委宣傳部文化體制改革與發展辦公室主任孔利說,在發現大報恩寺地宮前自己對於佛教文化並無太深了解,“與一般南京市民相當”。當過中學歷史、政治教師的她卻對大報恩寺的琉璃塔也有很深刻的印象,“琉璃塔檐上有風鈴,風來的時候據說十裡外都能聽到鈴聲。”

  後來孔利在南京市委宣傳部文藝處任職9年,一直想恢複這個美麗的圖景,“每個南京人對大報恩寺和琉璃塔都有自己的喜愛和想象。”

  而在南京市博物館副館長華國榮看來,“大報恩寺對南京的幾代考古工作者來說,都是一個奢望。”

  “明代時南京是國都,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所以我們對明代的東西一直很敏感。”華國榮掰著手指說,南京一共有6處大的明代古跡和遺址:明城墻、明孝陵、明故宮、寶船廠、陽山碑材以及大報恩寺。“這些都是獨一無二的,是明代早期做的國家工程,”他說,它們顯示了一個新興國家千秋萬代、江山永固的決心和期望。

  自2000年,南京開始對這些明代古跡遺址進行複建,不過大報恩寺遲遲沒有動靜。

  “1500戶人家,動遷就要幾十個億。”華國榮說,他們和老一輩考古工作者都很少去大報恩寺所在的古長幹裡調查,原因很簡單:根本沒有希望,調查都是白費工夫。大報恩寺遺址的考古挖掘對於他來說,更像是了結南京考古界的一個夙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