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如何看待北大“天才”出家

http://www.CRNTT.com   2010-09-09 09:46:29  


 
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 

  石嘉 學者 2010年09月09日

  一位叫柳智宇的北大畢業生,放棄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全額獎學金,要到北京的龍泉寺出家,這引起了媒體的關注。有的媒體還報道,這座有1000多年歷史的寺廟裡,有不少清華、北大的高材生沉隱修行。

  北大畢業生到寺廟修行報道之後,也引起了不少非議,這意味著,直到今天,個人正當的自由選擇還沒有成為社會的共識,得到充分的尊重。

  有些人對柳智宇的選擇表示遺憾,這當然可以理解。畢竟,北大畢業生是讓許多人羨慕的身份,更是被寄予了無數期待的身份。然而,這種期待往往要通過具體的物質方式兌現。是否真有人期待這樣的孩子做一些自己喜歡做,又無害於社會的事情?是否真有人期待這樣的孩子能通過對精神世界的追求,體現自身的價值?

  今天,我們常說社會浮躁,人心思定。根據一個人的學歷,事先設定了他必須從事的工作方向,要求一個人必須服從社會的傳統認知,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浮躁?其實,一個沉靜的社會,是一個放棄喧囂,留給個人更多空間的社會。修行的人有很多種,有些是為了追求內心的平靜,有些是為了追求終極信仰。這些選擇的背後,其實也是對社會的理解和付出,又何嘗不可呢?

  這些年來,對個人選擇的尊重,一直是人們討論的話題。這種選擇其實不分高低貴賤,也不分物質精神。但從聚焦的北大畢業生賣豬肉,到關注的北大畢業生出家修行,媒體在關注這些個人選擇的同時,是不是給了他們更從容的選擇空間?

  對這些個體來說,他們需要撫慰的是他們的父母,需要回答的是選擇後如何實現自己的期待。從體制層面實現個人形式上的解放其實不難,但從傳統成見和輿論圍攻中解放個人選擇更難。等到這種選擇不成新聞,社會才真正實現了對個人選擇的尊重。

  在新浪網就此事做的調查中,超過40%的民衆表示理解這種行為。這足以讓柳智宇有更多的空間,思考他上學時提出的問題:“隨大流是安全的,因為能常與人溝通,如果離群索居,我們怎麼保證自己不會墮入到自己的情緒和成見的小世界裡?”
(來源:騰訊評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