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被忽略的工會“空置率”

http://www.CRNTT.com   2010-09-17 11:15:40  


美國工人歷來是以團結一致、善於維權而著名的
  中評社北京9月17日訊/如果說我國的人口普查陰差陽錯地測出了住房空置率,那麼工資集體協商制是不是也在小範圍內測出了我國企業中工會的“空置率”?《21世紀經濟報道》今天刊登媒體人孫驍驥的評論文章“被忽略的工會‘空置率’”,文章內容如下:

  美國工人歷來是以團結一致、善於維權而著名的。2007年席捲的美國汽車工人大罷工,便是典型案例。是年,美國通用汽車的七萬三千多名工人在全美三十三個州同時舉行罷工,影響波及整個汽車產業。罷工是因為公司將不少崗位遷徙至海外,這讓美國工人脆弱的心感到極度缺乏安全感。於是,他們走上了街頭,要求通用公司保證以後所有汽車都在美國境內的工廠內組裝。公司不敢犯眾怒,只得做出讓步。

  美國工人能做得如此的“當仁不讓”,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工會的功勞。就拿通用汽車的那次罷工來說,其組織者便是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實際上,在美國有無數大大小小的工會組織,遍及你所能想象到的各行各業。它們周旋於各種商業和政治勢力之間,卻保持著較為獨立的財政來源和政治立場,始終為工人利益說話。可以說,只要美國工會一聲吼,工人們該出手時就出手,權益想不得到保障都很難。難怪有位留美的女博士這樣說:“咱們美國工人有力量”。

  但美國工人力量的源泉——工會,最近遭遇了一點小麻煩。有報道稱,美國工人參與公會的積極性,已經不如以前。網絡雜誌Slate做過一份統計,自1983年以來,公會成員在工人總數中的比例,已經從20%驟降至如今的12%左右,漸漸受人冷落。也許人們會問,今天的美國工人是不是覺得獨自一個人打醬油的小日子很滿足,於是不打算再加入什麼工會,瞎摻和事情了?

  誠然,僅以金錢而論,一般美國工人與白領階層相當的收入水平,確實能夠讓他們有理由在賺完自己的那份人工之後兩耳不聞窗外事——即使那收入可能已經受了老板的些許克扣。工人們也許會說:這有什麼打緊,反正我的醫保社保一個都沒有少,每天雷打不動的8小時工作量,不用加班,還有充裕的下午茶時間。你說,這工人階級當得何樂而不為呢?事情就這麼簡單。

  但在愛琢磨事情的人眼裡,似乎又不那麼簡單。比如麻省理工學院有一位教授就發表觀點說,工會的作用其實不僅僅在於為工人謀求福利、提高工資這麼簡單的層面。這位名叫Frank Levy的教授說,從美國歷史上看,工會其實扮演了政府某方面的職能,尤其是二十世紀以來,比如在收入的再分配方面,其作用往往比政府來得更為直接有效,工會若受冷落,實則是社會責任的旁落。甚至,按照杜魯門總統的話來說,工會“代表著美式生活的一個部分”。這個部分,其實就是在勞資雙方之間斡旋、討價還價的部分。千萬別小看這個討價還價,所謂的自由平等博愛、民治民有民享,不就是這麼一個討價還價的過程嗎?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