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三足鼎立”布局中國金融中心

http://www.CRNTT.com   2010-10-12 09:06:00  


  中評社北京10月12日訊/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9月20日揭曉,香港逼近紐約位列第三,上海首進前十超越芝加哥排名第六,深圳與北京分列第十五和十六位;這是該數據公布以來,三地表現最好的一期。

  瞭望發表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副秘書長王元龍文章表示,中國在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過程中,特別要避免為了提升毫無實際意義的金融中心的排名而推行超越國內實體經濟需求的金融擴張,否則,這樣的國際金融中心可能演變為國際金融機構角逐的場所和國際游資集散的中轉站,致使中國金融體系承擔與國際金融中心所帶來的收益極不對稱的國際金融風險。

  因此,國際金融中心的定位與分工模式,事關中國國際金融中心戰略能否實現和中國金融安全的重大戰略問題,應當以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現狀及其對國際金融中心的需求、城市金融發展格局等為出發點,制定中國國際金融中心的戰略選擇與定位模式。

  目前看來,上海、香港和北京三個城市在金融方面的實力和優勢各有特點,且初具互補功能,是其他城市所無法企及的。應當因勢利導,以國際金融多中心為戰略選擇,目標城市進而因地制宜,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在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進程中齊頭並進,促使中國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的國際金融中心體系的形成。

  三大布局原則

  文章認為,布局和建設中國國際金融中心體系既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同時蘊藏著不可忽視的金融風險。既不能因為積極的戰略意義而盲目冒進,又不能由於消極的金融風險而固步不前,需要制定能夠確保金融安全的基本原則,漸進推動。

  遵循金融改革開放風險可控的首要前提。逐步放鬆資本賬戶管制和實現利率、匯率機制的市場化是中國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客觀要求。這些深層次的制度改革,既可能促進中國金融體系的健全和金融效率的提升,又可能引發意想不到的金融動蕩或者金融危機。在當前中國金融市場有待完善、金融機構國際競爭力較低的情況下,需要綜合把握和平衡金融改革的積極效果和消極影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