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提高三產占比”的中國式尷尬

http://www.CRNTT.com   2011-04-15 08:50:17  


  中評社北京4月15日訊/在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中,始終存在著一個令人迷惑的經濟現象,就是那些人均收入較高、經濟發展領先地區,服務業比重往往較低。例如,作為經濟發展排頭兵的江蘇,2010年人均GDP達到了7700千美元左右,接近世界銀行給定的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發展水平標準,但是改革開放以來,卻一直在為自己服務業比重始終處於“滯後”狀態而抱憾。

  中國經濟時報發表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劉志彪文章稱, 2000年,江蘇第三次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經達到36.3%;第三次產業從業人員占社會總勞動力的比重為27.5%。全省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提出前一指標要調整到40%,後一指標要調整到33%。但實際結果是到了2005年,第三次產業增加值占比僅為35.8%,不僅沒有增加,反而出現了實質性的倒退;第三次產業從業人員占比為32.0%,也沒有完成計劃。在“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提出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和從業人員比重分別要提高5個百分點,實際情況是勉強過關。

  不良政策傾向需要糾正

  文章認為,上述現象與各地區製造業的發達程度有密切關係,即製造業發達地區服務業比重長期難以提高。據浙江省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所長卓勇良研究員的分析,同樣是製造業為主的浙江省也存在著服務業比重長期過低的現實。浙江全省“九五”規劃綱要提出第三產業年均增長13%,比第二產業高出2個百分點,實際年均增長11.0%,比第二產業低1.4個百分點。“十五”規劃綱要提出第三產業比重達到41%,實際只達到40%。“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第三產業比重達到45%,2009年第三產業比重也只達到43.0%。由此看來,第三產業發展“滯後”現象可能是中國製造業發達地區的通病。

  對於這個本身並不是問題的“問題”,當很多地區在用第三產業比重指標反映一個地區的現代化程度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時,就產生了嚴重的理論和政策偏向。主要表現在:一是在理論上把根據市場選擇而長期偏向於製造業專業化、集聚化發展的傾向,稱之為“製造業偏好”,明顯帶有貶義,在產業形態上鼓勵厚此薄彼的選擇;二是在實踐上把發展服務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手段,甚至認為發展製造業就是發展高消耗、高占用、高污染和低附加價值的產業,是粗放發展的“代名詞”,是發展方式轉換的對象,因而必然使經濟政策脫離中國的發展階段、比較優勢和國情制約;三是在政策取向上急於求成,對第三產業發展速度往往有過高的預期。我們把地方政府在制定五年計劃時,傾向於提出一個較高的第三產業占比的目標的行為,稱之為具有“第三產業發展滯後的情結”。如江浙兩省都對“十二五”規劃時期發展第三產業提出了更高的目標、任務和要求。江蘇要求第三產業比重從目前的41%左右,在5年內達到48%,每年平均要上升1.4個百分點,這是江蘇歷史上發展三產從來沒有過的速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