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會支持中國人出任IMF總裁嗎?

http://www.CRNTT.com   2011-05-22 07:18:28  


  中評社北京5月22日訊/受到性侵犯指控的卡恩辭去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職務後,對於新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人選,美國有媒體認為,中國前央行副行長、卡恩的特別顧問朱民也是有力的競爭者。美國會支持中國人出任IMF總裁嗎?南方網今載陳季冰的文章分析如下:

  當地時間18日晚,受到性侵犯指控的卡恩辭去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職務。這意味著,圍繞下一任IMF掌門人寶座的角逐正式展開,預計很快便會水落石出。
  
  從歐洲立場來看,由一名歐洲人接過卡恩意外空出的位子,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自二戰結束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同時成立以來,IMF的總裁幾乎全部來自歐洲,而世行的行長則清一色來自美國。這早已形成了一種約定俗成。 

  但從新興國家的立場來看,由美國和歐洲分別把持世行和IMF的陳舊故事早已不適應當前的國際形勢,尤其不能客觀地反映華爾街金融危機以後的國際經濟金融格局。因此,與其說卡恩的性侵犯事件給新興國家提供了一次機會,還不如說它使國際金融監管體系的改革進程得以提前。此觀點正越來越成為整個世界——— 包括美歐——— 學術和輿論領域的主流。 

  比較耐人尋味的是,將在最終任命的決定中扮演關鍵角色的美國卻至今仍沒有亮明自己的立場。美國財長蓋特納先是敦促IMF果斷撤換卡恩并任命臨時總裁,後又在一份簡短聲明中稱:“我們希望替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的過程迅速而公開。”這似乎表明,美國對IMF新領導人產生的緊迫性遠比對由誰來擔任更為關心。有消息說,美國已提名克林頓政府的白宮國際經濟顧問和副財長利普頓接任今年8月將要退休的IMF現任第一副總裁、美國人利普斯基的職務。這顯示,美國自己也無意競逐這個位子。 

  近來美國有媒體認為,中國前央行副行長、卡恩的特別顧問朱民也是有力的競爭者。這不僅因為朱民是新興經濟體的最好代表,更重要的理由是,中國在2008年成為IMF最大的一個新債券持有人,并因此讓IMF在金融危機時的借債能力提升了三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