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不可能一下子解決歐洲困難

http://www.CRNTT.com   2011-11-04 08:12:58  


  
  歐洲方的願望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呢?10月6日,歐盟領導人剛剛就加強“歐洲金融穩定基金”達成了協議,這讓歐盟在G20峰會上遊說美國和新興國家幫助歐洲脫困時有了些底氣。但在新興國家看來,歐債危機主要是由於歐洲一些國家內部原因造成的,歐洲不能指望在困難的時候主要靠外力來解決問題。 

  就在11月2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接受法國《費加羅報》採訪時表示,“中方注意到,歐元區有關國家領導人多次表示,歐方有決心、有能力、有資源解決主權債務問題。”這個時候重申“歐洲有能力解決主權債務問題”,似乎是在暗示歐債問題應主要靠“自力更生”的方式解決。 

  事實上,歐洲內部的情況複雜,既有希臘、西班牙、英國、意大利、葡萄牙這樣比較困難的國家,也有像瑞士、德國、丹麥這樣經濟非常強勁,財經紀律、金融狀況好的國家,中國是不是施以援手、力度有多大,既要看投資、貸款到底有多大的風險,也要看像德國這樣的經濟比較好的歐洲國家,他們對拯救危機的態度。綜合各種跡象來看,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既不會對歐債危機無動於衷,但也不會像歐洲自己期望的那樣,一下子就拿出足以解決歐洲困難的援助。 
 
  更重要的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希望峰會的議題多元化,特別應關注南北發展的不平衡、貿易保護主義、國際金融體制改革等議題。國家主席胡錦濤2日在接受法國媒體採訪時明確表示,對二十國集團而言,當務之急是保增長,在增長中求平衡。胡錦濤同時強調,在以往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中國和其他一些國家的領導人都指出,當前世界經濟中最大的失衡是南北發展不平衡,解決失衡的目的是促進共同發展。 

  中方這樣的立場,是有的放矢的。作為全球治理最具代表性和重要性的平台,G20峰會既應有“現實關懷”,也應有“歷史高度”。前者是指峰會應針對當前比較緊迫和突出的政治經濟問題,做出及時而有力的回應;後者則指峰會應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著眼于全球治理過程具有長久意義的問題,循序漸近地推動解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