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三天一頓打 孩子進北大”之惡

http://www.CRNTT.com   2011-11-16 14:19:09  


 
陶短房:“狼爸式教育”已太多而非太少

  2011年11月16日08:13新京報 陶短房 學者

  以“中國式棍棒教育”為噱頭跳上傳媒焦點,有借題炒作、搭車賣書之嫌。且不說以海外身份、通過內地教育考上北大作為“成功標尺”,本身就很值得商榷。

  自稱“中國狼爸”的蕭百佑以棍棒式教育、嚴格要求子女服從自己、“軍事化”管理和不許子女與同學在校外接觸等種種嚴苛措施對待三子一女,並以將其中3人送進北大而自豪,並認為“這就是最大的成功”,目前正在各地高調造勢。

  即便以“考上北大即成功”這個在當代中國人眼中大可商榷的“成功標尺”論,“狼爸”的“光輝業績”也可算是“水汪汪的”:正如他在書中所言,3個考上北大的孩子中,前兩個持香港身份證,第三個是美國籍。稍有教育常識的朋友都知道,在內地接受中文教育,又以海外身份考上北大,其含金量較內地普通考生,沒多少可炫耀的成分。

  更何況,這樣的“成功標準”,如今恐怕連北大校長、師生也不敢苟同。幾天前,北大黨委書記朱善璐表示,北大學生“為什麼不能做一個普通勞動者,只要他賣豬肉賣得最好,修鞋修得最好,種地種得最好,當工人當得最好,一樣是北大的驕傲”。這種“培養普通勞動者”的理念,恐不會被“狼爸”所接受。

  如果4個孩子真是在“棒打加絕緣”的奇怪環境中成長,那麼進入北大,恐怕才是考驗的開始:沒了棍棒和約束,從無獨立思考、判斷和決策經歷的他們,會否在亦學府亦社會的象牙塔中迷失?

  更嚴重的是,進入大學意味著成年,“狼爸”對孩子們的“絕對控制”還能否繼續?如果繼續,恐怕學府、社會甚至法律都不可能坐視,那些繼續忍受“狼爸式管教”的成年大學生子女,又如何面對同學們的目光?倘不再繼續,那麼“狼爸”就真的自信,20年的“棒打加絕緣”能抵禦外界的干擾和“污染”嗎?

  中國教育的應試主義、文憑至上已相當嚴重,對學生社會適應力、交際能力、獨立判斷力、動手應用能力等培養不足,已造成許多“高分低能”和徒有文憑卻不適應社會競爭和需要的“生理成人、心理幼兒”。而“狼爸式教育”,比弊端百出的“應試教育”、“填鴨教育”更甚。在中國,這樣的“狼爸”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有什麼好炒作的?

  值得注意的是,“狼爸”突然跳上傳媒焦點,背景是一本相關書籍的推出,不由讓人聯想到此前的“中國虎媽”。那位借“中國式教育”而名利雙收的“虎媽”,實則是一名並未受到真正中國式應試教育熏陶的東南亞華裔,其教育模式絕難稱作“中國式”。事實上在北美,對“虎媽”最激烈的批評,恰來自華人社區,時過境遷,相關人士也承認,當初炒作“中國虎媽”概念,有借題發揮、搭車賣書的考量。

  前鑒不遠,對這個打著“中國狼爸”幌子、實則全家都是“海外華人”的賣書者,人們難道不該多長個心眼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