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 
中評社高雄論壇:南台灣政局與選情

http://www.CRNTT.com   2012-01-03 00:10:00  


 
  吳威志:雲嘉地區首投族比較冷漠

  第五,各位看到的雲嘉兩位縣長,拿到很多“中央”的補助款,包含吳院長或各部會的補助,結果到最後都變成縣長的成績,因為各部會首長都不下鄉,民眾不知道這些錢來自於“中央”。所以大家感謝的都是縣長張花冠、蘇治芬。“中央”補助款形同縣長的政績,這影響非常大。

  很多人也討論大派系壟斷資源,那是自然形成的結果,有人群就會有派系。但是資源壟斷的結果,造成年輕化受阻,所以在雲嘉地區,我認為首投族的冷漠性非常高,這是整個雲嘉地區的特色。

  雲嘉地區的“總統”選情

  至於“總統”選情,我有不同看法。早期宋楚瑜在當省長的時候,對比較偏遠地區投入相當多心力。雲嘉地區老一輩人受宋的恩惠很多。所以我認為,在三強鼎立的局面下,宋楚瑜會有近一成的選票,絕對會影響選情;影響馬六成、影響蔡四成,影響馬的程度比較高。加上雲嘉為傳統綠色區塊,目前初估,雲林縣馬輸5萬票(總票數約35萬)、嘉義縣輸10萬票(總票數約31萬),在嘉義市打平小贏。這其中因素也包含,國民黨過去在雲嘉太過重於派系經營。

  馬英九與搭檔吳敦義在雲嘉成立競選大會的時候,我聽到的評論是,馬對“國家”的理想很高,很可惜的是,地方人士認為馬對在地關懷不足。所以馬在成立大會上所宣示的地方政策,往往是缺乏的。比如說,雲林縣高鐵政策、交通政策、漁港政策都沒有在當時提及。

  另一點,大家也不瞭解馬四年前開出的政見,到底達成率是多少?以雲林來說,當時政見的達成率不足一半,這也是相當頭痛的問題。事實上執政有執政的困難,也必須要有執政的延續性,有些不是四年就可完成,必須還有四年才能做到;但是對人民該有怎樣的一套說法交代?這變成相對重要。既然四年前提出來,就是當時人民所在意的部分,這點在這次成立大會中都未提到。

  我也具體建議,對於政務官下鄉不足問題,我們看到“總統”每次下鄉,都會到地方廟宇,可是我們有沒有看到廟宇的主管機關到場?沒有!應該是“內政部”吧!為什麼我認為“內政部”的主管機關應該要到場?因為“馬總統”能夠到的廟宇有限,主關機關應該要去調查合法廟宇,誰要“總統”的匾額?每個廟宇都想懸掛“總統”匾額,但是“總統”不可能每一間都去,這麼多匾額,站在政務立場你如何滿足?這個時候就必須要有政務官下去為“總統”設想到這部分。調查需要多少匾額,匾額先到,“總統”人沒到沒關係,至少有現任“總統”匾額嘛!沒有這麼做非常可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