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國“裸官”簡史

http://www.CRNTT.com   2012-03-10 09:10:15  


 
2008年:認識“裸官” 

  從已知的信息分析,“裸官”一詞出現於2008年,他的首創者———蕪湖市政協常委周蓬安的原話為:“裸體做官”。 

  當年6月底,陝西省政協原副主席龐家鈺被判12年,媒體報道他的妻兒2002年就已經移民加拿大。 

  幾天後,周蓬安發表名為《還有多少貪官在“裸體做官”?》的帖子,將龐家玨這樣妻兒都在境外,孤身一人在國內做官的人稱為“裸體做官”。 

  這一提煉,在此後的落馬官員的身上,找到了共性。如果回顧此前的反腐案件,“裸官”案例還可以追溯到幾年前。 

  2006年,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原局長周金夥在被紀檢部門約談後,在一張紙上寫了一段話,旋即潛逃美國,與妻女團聚。 

  這段話,為“裸官”的後果做了注腳:“我勤奮為黨工作幾十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我已經遠走高飛,你們就不要再費勁找我了。” 

  在不同的媒體報道裡,那段寫給省委領導的話也有不同的版本,而這個“遠走高飛”版傳播最廣,一個早已“讓家屬先走”、做好出逃準備的“留守官員”形象躍然紙上。 

  類似這樣的案例還有多起。而就在周蓬安2008年7月初提出“裸體官員”後僅3個月,就出了楊湘洪事件,這位當時的溫州市鹿城區書記在率團考察法國時,突然“腰突”病複發,滯留不歸,“裸官”一詞伴隨著楊湘洪事件的海量報道從網絡進入傳統媒體。 

  輿論爭議“裸官”的同時,體制內的官員對裸官以及裸官危害卻看法不一。 

  2月17日晚,《環球時報》的總編輯胡錫進發了一條微博,說他本人不認識一個裸官,引發熱烈討論,轉發4000多,評論近3000,其中諷刺與質疑較多。 

  這條微博內容為:@胡錫進:經常在微博上看到罵聲:官員們的子女家屬都跑西方去了,中國利益已經攥在西方手裡。這是胡扯。官員子女去西方留學的確實不少,但這是中國留學大潮的一部分。這些子女大部分都回國了,留居國外的沒有超出其他群體的正常比例。子女和家屬都在國外定居的裸官,我本人一個都不認識,他們在體制內混不下去。 

  第二天,胡錫進回應質疑,“不敢說裸官沒有,但他們得藏著掖著,一旦被發現會很麻煩,而且別想再提拔,別想當主官。我不相信現在裸官現象很普遍。” 

  又兩天後的2月2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發布《中國法治藍皮書》,其中的《“裸官”監管調研報告》顯示,38 .9%的公職人員認同配偶擁有外國國籍或外國永久居留權,對這一問題公眾的認同度為34 .2%;46 .7%的公職人員認為其子女可以擁有外國國籍或永久居留權,其中省部級、司局級、縣處級均超過半數(53 .3%、53 .4%、51 .7%),有媒體打出標題:《半數省部級高官認同子女入外籍》。 

  雖然“認為可以”並不意味著已經這麼幹了或者準備這麼幹,而只是一種態度,但這個載入了《中國法治藍皮書》的調研報告還是讓輿論一片嘩然。 

  “社科院說普通公職人員、公眾裡面30%多認同裸官,這個我很不認同。”2月27日,蕪湖市政協常委周蓬安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說,他認為公眾對“裸官”十分反感,不可能有34.2%認同。而對於普通公職人員來說,僅從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的角度考慮,也不會願意把配偶送出國,“更何況從經濟上也負擔不起”,周蓬安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