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中貿易摩擦的局中局

http://www.CRNTT.com   2012-04-21 08:10:55  


 
  文章指出,中美貿易戰蔓延與升級必定是兩敗俱傷,對於中國政府而言,在被動接招的同時主動出招已經成為一種無奈的選擇。

  應當承認,中國存在著讓美國挑起“貿易戰”的“口實”。長期以來,支撐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主要集中在成本之上;同時,作為“重商主義”思想的體現,我國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一直推行和維持著出口退稅政策,致使一些出口企業依靠財政補貼壓低出口價格,甚至出現國內外商品價格“倒掛”的現象。以上兩種事實的叠加無疑給美國等競爭對手留下了“發難”的話柄。也正是如此,中國成了全球受貿易保護措施傷害最重的國家。為了削減未來美國等國對中國進一步製造貿易摩擦的壓力,中國必須扭轉以出口退稅補貼和低價取勝的貿易方式,推動出口企業的產業轉型和產品升級,以徹底擺脫美國等競爭對手的“雙反”糾纏。

  需要明確,中國對“出口導向”模式的依賴,主要源於國內消費需求的持續低迷所形成的自身“造血”功能不足。我國消費率多數年份徘徊在60%左右,遠低於70%的世界均值。去年我國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420元,折合美元2130元,不及美國同時期人均消費規模15580美元的七分之一。因此,為了扭轉由於內需動能未能有效激活或者先天不足的局面,我們唯有將中國經濟從主要依賴出口矯正到主要依賴國內消費的增長模式上來,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弱化經濟成長中的海外競爭風險。

  還需強調的是,由於中美雙邊貿易額已超過了4000億美元,其中2011年美國對中國出口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中美雙方的利益交織程度日益加深。與此同時,迄今美國對華所有反傾銷和反補貼案所涉案金額不超過我國對美出口總額的2%。這就意味著,一旦“貿易戰”開打,美國定難獨善其身,中國對後續結果也不足以懼。為此,我們理應摒棄委曲求全和息事寧人的傳統做法。觀察發現,最近10年間每當美國對中國實行貿易制裁時,中國往往採取增購美國國債或者超大規模採購美國產品的保守方法以換取對方的讓步。但事實證明,這種做法不僅不利於維護中國的利益,反而會使美國政客形成一種不合理的預期——如果繼續對中國施加壓力,就有可能從中國獲取更大的利益。為此,中國政府必須挺直腰杆並在必要的時候以牙還牙。

  文章表示,平息中美貿易摩擦和戰火的最好辦法是雙方的談判和協商。在這方面,今天無論是中方還是美方都還有不小的回旋空間和操作半徑。作為一個初步示好的成果,在今年1月對730種商品實施較低的進口暫定稅率之後,中國政府日前作出最新表態,降低部分能源原材料和部分生活用品的進口關稅;而對於中國政府開列的141個高科技產品購買清單,美方則表示將在46個產品和項目上慷慨滿足中方要求。這或許是事態在向雙贏方向轉化的預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