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為什麼說黃岩島是我們的

http://www.CRNTT.com   2012-05-02 09:53:47  


  
為何南海主權屢屢被挑釁,卻還主張共同開發? 
 
  對南海九段綫民衆存在一定誤解

  在南海爭端中,民衆經常存在一些誤解,最大的誤解就來自中國地圖專門辟出一塊的“九段綫”。很多人認為,這九段綫以內的區域,不管是島嶼還是海洋,均屬於中國的領土或者領海。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九段綫並不是國境綫,也不是未定國境綫。在國際法上,也不可能把這麼這麼一大塊與多國毗鄰,並且是國際重要水道的水域全部作為一個國家的內海。

  從民國開始,雖然各個學者認識有所不同,但九段綫的基本意思是島嶼歸屬綫。就是說,中國方面認為,九段綫以內的島嶼的主權都是屬於中國的。按國際法,圍繞每個島嶼12公里以內的海域組成了領海帶,其他水域只是毗鄰區和專屬經濟區,並不是領海範圍。由於這些島嶼的專屬經濟區和各國海岸的200海里經濟區產生了重叠,所以出現了海域權益爭端。當然,對於九段綫包圍的這片水域,也有學者解讀為中國具有特殊權益的“歷史性水域”。但不管怎樣,即便按照中方的主權觀點,中國也不能排除其他國家開發南海油氣、漁業資源的權利的。而由於各個島嶼實際上被不同的國家控制,權益海域劃分自然是遙遙無期。所以,南海各方都曾答應過“共同開發”這一原則,然而,越南等國出爾反爾,獨自開發油氣資源,是違背當初承諾的。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是國際海洋爭端的普遍做法

  但除了南海之外,“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爭議海域在國際上是通行的做法,尤其是在雙邊爭議海域。在泰國灣,馬來西亞就和泰國達成協議,擱置爭議50年,共同開發海洋資源。日本和韓國也東海達成過類似協議(但該協議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
 
如何看待菲律賓方面欲把黃岩島提交國際法院 
 
  國際法院對黃岩島問題沒有管轄權

  菲律賓近日多次聲稱,要搜集中國“欺負”菲律賓的證據,把黃岩島問題交給國際法院。這種做法只是一廂情願,很可能只是為了故意引起國際關注。《國際法院規約》第36條規定,國際法院對當事國行使管轄權,只有在有關國家同意的基礎上才能行使。另外,就島嶼主權而言,《海洋法公約》也無法提供法律管道以解決南海諸島的主權爭議。關於海洋疆界的劃分,也除非一國接受或是爭端各方協議將該爭端提交國際海洋法庭, 國際海洋法庭也對此不具有強制管轄權。
 
  但國際法院未必不是將來解決領土爭端的選項

  中國在處理和他國的國際爭端時(除經濟方面的爭端),一般都堅決排斥第三者裁判。理由是認為這種爭端一般都是認為政治性爭端。因涉及國家主權問題,不適宜用裁判解決,故稱為“不可裁判的爭端”;法律爭端因只涉及法律解釋和適用,常可用裁判方式解決,故稱為“可裁判的爭端”。與其把爭端交給若幹個“不知道政治傾向”的專家,不如牢牢自己把握。這種認識讓中國成為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唯一一個完全排斥國際法院管轄的國家。談判協商成了中國解決國際爭端唯一的選擇。

  不過,這種做法和國際社會的法治化發展趨勢是不相稱的,雖然中國曾利用雙邊談判解決了陸地上許多劃界的問題。但在複雜的南海問題上,就未必如此了,當爭端方在實質問題上分歧太大,談判反而會加深雙方的分歧認識,拉大雙方的距離,這對爭端的和平解決反而不利。適時適當地允許第三方介入在某些情況下反而有利於爭端的和平解決,更好地保護國家利益。

  在現代社會,南海問題並不是武力可以輕易解決的,除武力之外,國際法也是一個重要的武器。(來源:騰訊評論今日話題2012年05月02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