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劉臨川:在南海戰或不戰的論調都有偏頗

http://www.CRNTT.com   2012-05-04 09:39:25  


 
  實際上,兩種論調都有偏頗之處。但後一種論調更實在是謬誤,是一種對歷史經驗教訓的不了解,是一種戰略意識的欠缺。我們不妨就以當今仍是世界最強國的美國為例,看看美國自從獨立之後先後進行了多少次戰爭,這是否破壞了美國經濟建設大局,是否打破了美國的和平安定和戰略發展期,是否阻止了美國成為今天世界上的頭號強國。

  美國獨立後,1798年,因法國多次劫掠扣押美國船只,美國與法國發生海上軍事衝突,並報復性地劫掠和沒收法國船只。這一行動最終使法國尊重美國的海權和航運權益。

  1812年,因為美國希望向北部的加拿大和西部廣闊地區發展,而與原來掌控北美大陸的霸主英國發生利益爭端,並且英國限制阻撓美國的航運業、經常在外海騷擾扣押美國船只,美英爆發第二次大規模戰爭。雖然美國在戰爭中一度相當狼狽,被英國攻入國土縱深,但最終與英國進入相持膠著狀態,雙方無力長期再戰後,最後只能互相妥協。最後實際上造成英國與美國在北美大陸劃分了勢力範圍,英國不准許美國向北面的加拿大擴張,但英國接受了美國進入西面的廣袤大陸發展。這一戰爭實際最後為美國後來的版圖奠定了重要基礎,美國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戰略發展空間。如果沒有這一戰爭的結局,美國的發展仍然會被限制在東部沿海地區。

  1846年,美國因兼並原屬於墨西哥的德克薩斯並不斷向西向南進發而與墨西哥發生大規模戰爭。這一戰爭的結果使美國的國土空前擴大,但卻是建立在墨西哥喪失大量固有國土的痛苦上。

  1861年,美國為了維護國家的領土主權完整而進行南北戰爭。這一戰爭的意義就更不必說了,維護了美國的國家領土主權統一,粉碎了分裂領土的活動,徹底消除了分裂國家的傾向和隱患,並使美國南方社會形態向前大發展,廢除了逆歷史潮流的奴隸制。

  1898年,美國因美國軍艦緬因號在當時的西班牙殖民地古巴停泊時奇怪地爆炸沉沒,美國利用社會的廣泛怒火而與西班牙發生大規模戰爭。(但今天美國海軍官方網站的說法是:緬因號沉沒原因不詳)。通過這場戰爭,美國將原屬西班牙的加勒比海殖民地波多黎各和亞洲殖民地菲律賓、關島轉為美國的殖民地,並將原屬西班牙的殖民地古巴轉變為美國的“保護國”。這標誌著昔日荒蠻新大陸上的“粗俗的土佬揚基”,已經正式進入世界強國之列搶奪別人的殖民地擴大自己的勢力了,昔日的“土佬揚基”已經正式步入列強之林了。

  1899年,本來就在長期武裝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菲律賓起義軍,反對將祖國轉為美國殖民地,宣布成立菲律賓共和國。美軍於1899年2月4日向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市郊的菲律賓共和國軍發動進攻,至1901年俘虜了菲律賓第一共和國總統阿奎那多,於1902年占領菲律賓全國,並宣布美菲戰爭結束。當然,這個戰爭沒什麼可誇獎的正面意義了。

  1900年,美國因中國境內爆發義和團運動影響美國利益,而參加八國聯軍侵華行動。這個戰爭也是侵略戰爭。

  1903年,美國在當時屬於哥倫比亞的巴拿馬策動政變,鼓動巴拿馬從哥倫比亞獨立,隨即在巴拿馬長期駐軍,形成國中之國。而美國從此控制了世界重要的航運咽喉巴拿馬運河。

  1910年代,美國因保護美國公司在當地的特權,而對加勒比海諸多小國進行了策動政變、軍事干預和入侵,史稱臭名昭著的“香蕉戰爭”。其中,1912年美軍進占尼加拉瓜,1915年進占海地,1916年進占多米尼加,並在這一時期分幾次進占洪都拉斯,與墨西哥發生數次邊境軍事衝突,差一點進入第二次美墨戰爭。美國用這些軍事手段使拉丁美洲變成了美國的後院,在拉丁美洲強行推行美國的利益,誰敢對美國公司(即使是美國公司里不講規則、不講道義、不顧商業道德和商業秩序的臭名昭著的那些壞的公司)不利,美國就出手收拾誰。當然,這些軍事行動帶有強烈的不光彩色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