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蔣方舟:對台灣的過度想象,是對一個更好中國的向往

http://www.CRNTT.com   2012-06-14 13:48:55  


 
7、二二八事件碑文:化仇恨於無形,肇和平於永遠 

  二二八事件,一直是台灣政治“敏感詞”。直到七十年代民主化運動之後,才解禁和平反。我在公園外的石碑上讀到解禁後立下的石碑碑文,結尾是:

  “勒石鐫文,旨在告慰亡者之天靈,平撫受難者及其家屬悲憤之情,並警示國人,引為殷鑒。自今而後,無分你我,凝為一體,互助以愛,相待以誠,化仇恨於無形,肇和平於永遠。天佑寶島,萬古長青。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謹立。”

  立下石碑的時候,距離二二八事件已經將近五十年。真相和正義遲來了一些,可仍然是正義。在這個六月初的下午,我在台灣,第一次感覺和中國大陸距離如此之近。

  ps:離台之前,接到警局的電話,說我丟的錢包找到了。身份證、銀行卡和現金都在。台灣的警察叔叔還給我畫了一張美食的地圖,暴雨中幫我攔車……聽起來有點像某個橋段,不過我是真的丟錢包,也是真的找回來了。

  作者蔣方舟簡介:

  蔣方舟,女,漢族,1989年10月27日出生於湖北襄陽。十一歲寫成長篇小說《正在發育》(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爭議和討論,並在台灣出版繁體版本。十二歲寫成長篇小說《青春前期》(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都往我這兒看》,《青春前期》發表於《當代》2002年第三期,即將拍為電視連續劇。從12歲時開始成為多家報刊的專欄作家。2003年11月起,在《新京報》和《南方都市報》開設專欄《邪童正史》。2004年8月,獲“中國少年作家杯”一等獎。2005年10月1日當選為中國少年作家協會主席。2006年7月,首部長篇小說《騎彩虹者》由長江文藝出版,2007年7月同樣由長江文藝出版了小說《第一女生》,現就讀於清華大學,並任《新周刊》雜誌主筆。

  名詞解釋:二二八事件

  1947年2月28日,台灣“二.二八事件”爆發。2月27日,國民黨軍警在台北打死了為減稅請願的商販。2月28日,台北市民罷市、遊行請願,又遭國民黨當局的鎮壓,激起了全省民眾的憤怒,爆發了大規模武裝暴動。幾天之內,暴動民眾控制了台灣大部分地區。國民黨政府從大陸調集軍隊進行殘酷鎮壓,到3月13日將全島鎮壓,死者多達3萬多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