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知青運動中的“民族命運與個人使命”

http://www.CRNTT.com   2012-07-22 12:28:31  


清華大學教授秦輝
  中評社北京7月22日訊/此間經濟觀察報日前登載知名學者秦輝的文章《知青運動中的“民族命運與個人使命”》,內容如下:

兵團知青和插隊知青

  最近熱播的電視連續劇《知青》以及關於“知青一代開始左右中國命運”的種種說法使人再次關注那場影響巨大的運動。與任何一國、一地、一個行業或“一代”之類的群體一樣,“知青一代”的經歷與價值觀也是多元的——我甚至認為“知青一代”的多元更為突出。所以我反感那種動輒聲稱代表一國或一代人立言的說法。我只是作為當年知青中的一員談談自己的想法,我想這些想法還是可以引起討論的。

  要說明的是,當年的“知青”其實分屬兩大類:農場或“兵團”知青與插隊知青。有時人們會把“回鄉知青”作為第三類,事實上1950年代最早的“知青”還多是指他們。因為那時戶籍身份制尚不嚴密,中學生也還奇貨可居。在“大躍進”以前的工業化初潮中,農民子弟中學畢業“安排工作”的幾率很大,回鄉務農遂成為一種特別現象,謂之“回鄉知青”。但是後來戶籍身份制嚴密了起來,而且中學也算“普及”了(儘管“普九”直到世紀之交還在搞“攻堅戰”,但文革時期基本上只讀讀“毛主席語錄”的“戴帽初中”,即國家完全不投錢、“小學畢業教中學”的“大隊辦初中”的確一度非常普及),“農之子恒為農”遂成為理所當然,農民子弟讀了中學回來繼續務農與一般農民無異,國家的“知青政策”通常也不涉及他們。那時有些城裡幹部與其他“城裡人”的子女不願到國家指定的地方“插隊”,而自行聯繫到父母原籍農村,“回鄉插隊”,那也算“插隊”,與農民子弟回鄉仍是不同的。所以大規模知青運動時期所謂的“知青”一般就指插隊知青和農場-“兵團”知青,是不包括“回鄉知青”的。

  而這兩類“知青”其實也有很大區別:“兵團知青”雖然也很艱苦,但當時算是分配了“正式工作”,領的是“國家工資”。雖然“工資”極其微薄,但仍比當時絕大多數農村生產隊的“工分”收入高而且穩定。他們生活在國有農墾“單位”中,自成一種獨特的“知青社會”或“兵團社會”,其實與通常的農村/農民接觸很少,甚至完全是隔絕的。他們的身份,好聽的說法是“兵團戰士”,實際是農場職工。雖然無法與在城就業相比,但在大規模知青運動初期,由於他們的“待遇”一般好於“插隊”,還是令人羨慕的去向,那時無法留城就業的畢業生中,很多人曾千方百計找門路去“兵團”而不願去“插隊”。

  但是,也正因為他們的身份算是國家職工,後來的“招工”一般就與他們無緣,只有“招生”(到大學當“工農兵學員”,那時沒有“高考”,這種招生幾乎完全是政治選拔)和“招幹”適用於他們。而作為知青出路的這“三招”中,“招工”無疑是大頭,招生招幹的規模都不能與之相比,而且政審之類的限制也嚴苛得多。於是通過招生招幹離開兵團的幾率要比通過“三招”尤其是招工脫離“插隊”生活的幾率小得多,所以“兵團知青”的知青生涯往往比較漫長,超過10年的不算罕見。大量兵團知青都是在改革初期上山下鄉政策取消後的“返城大潮”中集中返城的,後遺症(由於成家、大齡等原因回城後生存與就業都很困難)也更嚴重。事實上在知青運動後期,去“兵團”已經比“插隊”更不受知青們的歡迎了。

  而“插隊知青”則直接被打發(“插”)到農村生產“隊”去當“人民公社社員”,實際就是當農民。他們與一般社員一樣“掙工分”,沒有穩定收入。除了“知青政策”規定的一些照顧(主要是少量的“安置”費和第一年的生活費)外也沒有什麼社會保障,絕大多數人在整個知青生涯中經濟都不能自給,要靠城裡家庭資助。他們沒有兵團知青那種“職工”身份,又不能獲得“貧下中農”的“紅色成分”,永遠只能是非工非農的“接受再教育”的一群人,如果不脫離“插隊”,老死了也只能叫“知青”。因此無論經濟條件還是政治身份他們都不如那些“兵團戰士”們,但他們真正是在中國社會最底層的普通農村當過農民的人,對農村狀況農民生活的了解應該說是超過兵團知青的。

  而由於他們不被認為擁有“正式工作”,所以和農民一樣當時都屬於可能被“招工”的對象。又由於那時當局心裡清楚他們實際上很難在農村“扎根”,時間長了難免成為不安定因素,只是因為經濟蕭條不得不推遲他們的就業,所以多數情況下,那時的下鄉“招工”政策還是向“插隊知青”傾斜的。事實上除了一些有門路的農村基層幹部子弟可以搶奪知青的“三招”名額,一般農民子弟的招工機會還因為知青的存在而嚴重地減少了,這也是當時所謂知青運動造成“三不滿意”中的“農民不滿意”的一個由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