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型城鎮化需要制度創新金融創新

http://www.CRNTT.com   2012-09-22 09:05:39  


  中評社北京9月22日訊/長期來中國走的是國外傳統城鎮化道路,在城鎮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沒能得到避免。現在,傳統城鎮化道路已不適合中國的發展需要,必須選擇新的城鎮化道路。新的城鎮化應該是與工業化協同發展的城鎮化,是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城鎮化,是因地制宜、路徑多樣的城鎮化,是轉移勞動力市民化的城鎮化。

  中國過去走的是傳統城鎮化道路

  上海證券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劉玉紅文章稱,城鎮化,其本質特征是農村人口的空間轉換、非農產業向城鎮聚集、農業勞動力向非農業勞動力轉移,從世界發展史上看,城鎮化水平是一個國家工業化、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中國現代城鎮化進程起步於新中國成立後,進入21世紀後步入快速發展階段。

  當前,中國正處於城鎮化快速推進時期。從2001年到2011年,中國城鎮化率由37.66%提高到51.27%,11年提高13.61個百分點,平均每年提高1.24個百分點,遠高於1978-2000年年均提高0.86個百分點的平均水平,更高於改革開放以前年均提高0.28個百分點的平均水平。從發展歷程看,中國用半個世紀左右時間完成了世界城鎮化歷史200多年走過的道路。但在很長一段時間,依然走的是國外傳統的城鎮化道路,國外城鎮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仍然在中國出現。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各地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大多是建立傳統發展模式的基礎之上。這種傳統的城鎮化模式存在許多弊端。

  一是城鎮化和工業化發展不協調。中國過去走的是一條非城鎮化的工業化道路,相當長時間內實行的是重工業優先發展所派生出的“資本排斥勞動”和農民“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等。城鄉二元戶籍制度限制農村人口向城鎮流動,導致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脫節,城鎮化進程嚴重滯後於工業化進程。2011年中國城鎮化率為51.27%,明顯低於二、三產業就業人員占總就業人員60%以上的比重。

  二是發展模式粗放和可持續性差。中國過去走的是分散化、低密度、粗放型的城鎮化發展道路,試圖通過小城鎮解決數億農民的轉移問題。一方面忽視城鎮資源配置效率,高度消耗土地、能源、水等資源,並大量排放“三廢”,對資源環境造成破壞,加深了人地矛盾;另一方面造成城鎮規模結構不合理,城鎮化效率低,沒有把城鎮文化和特色融入規劃建設中,由此形成“千城一面”的局面。

  三是城市和農村利益衝突明顯。城鄉分割,尤其在戶籍管理、勞動就業、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等方面,長期實行城鄉有別的隔離政策,嚴重制約了城鄉一體化和互動融合發展。

  在“十二五”期間,中國的城鎮化率預計每年將提高1個百分點左右。這就意味著今後中國每年將有1000多萬農民要進入城市。如何使這些進城農民和諧地融入城市,切實提高城鎮化質量,這是關係到中國現代化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重大戰略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