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習近平訪俄的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13-03-22 09:23:47  


資料圖:2010年3月23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莫斯科會見俄羅斯總理普京。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中評社北京3月22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謝爾蓋.卡拉加諾夫的文章《習近平訪俄的意義》,內容如下: 

  習近平訪問俄羅斯所帶來的樂觀氣氛——這是他成為中國新國家主席後的第一次出訪,讓我想起了20世紀50年代末兒提時代的口號:“中蘇友誼世代相傳”。諷刺的是,即使是在這口號喊得漫天響的時代,中蘇關係也很快地惡化了。不到十年,雙方就在西伯利亞阿穆爾河地區交上了火。今天,這個口號會比當時還有根據嗎?

  中國經濟開放及蘇聯解體出現俄羅斯後,雙邊關係進入了新階段。如今,雙方都帶有善意,但昔日的一些猜疑仍然揮之不去——一些新的猜疑也出現了。

  習近平的訪問預期不會帶來任何突破。估計會有一些向中國出口“碳氫化合物”(hydrocarbon)的新合同,但除此之外便不可以期待什麼了。儘管如此,此次訪問仍將彰顯雙邊關係的一些重要特點。

  首先,俄羅斯和中國政府都可以淡化它們與美國關係的重要性。在與美國日益升級的敵對關係中,中國將俄羅斯視為其戰略後方——或者基地(儘管還不是盟友)。俄羅斯領導人將中美競爭視為增加其戰略分量的良機,俄羅斯與中國不同,並沒有強大的經濟增長來增加它的實力。美國越是挑戰中國“安全邊界”不可避免的擴張,對俄羅斯就越有利,至少克里姆林宮的戰略家是這麼認為的。

  與此同時,中俄關係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友好程度。中國人幾乎在竭盡所能緩解俄羅斯的顧慮。昔日的邊界爭端已經平息,貿易量也在快速增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