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林國炯:中美新型關係 牽動中國夢

http://www.CRNTT.com   2013-06-04 00:16:23  


中美兩國的互動無論正面或負面均關係著人類命運的走向
  中評社香港6月4日訊/前聯合國裁軍事務首席政務官林國炯博士在《中國評論》月刊6月號發表專文《“中國夢”與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作者認為“美國於2010年開始而在2012年1月宣佈的‘亞洲中心或再平衡’戰略,面臨財政困難預算縮減,以及新人新政的衝擊,是否會悄然淡化而拋棄,是亞太國家尤其是中國特別關注的課題。從近期美國新人新政的跡象,似乎有此趨勢,但是在中美存在結構性矛盾的國際政治現實主義框架下,需要密切地審慎地聽其言觀其行。”“中國在實現小康社會與中華民族復興的過程中,希望有國際和平穩定的環境促進國家建設發展,構建以新安全觀為基礎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是關鍵。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美國霸權主義心態絕無止境,和平演變中國之心耿耿於懷。中國夢的實現必須要全國上下堅定信念,破除萬難,同心協力,高舉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旗幟,早日實現祖國統一,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前進。”文章內容如下:
  
  新人新政新局面

  2012年是世界性的大選年。一年內共有約五十八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進行選舉,更換新人或連任,包括中、法、俄、美大國以及東北亞地區的國家即北朝鮮、韓國、日本。新人新政新局面,即使美國總統奧巴馬獲得連任,也將有新政和政策的調整。尤其重要的是中美兩國之間的大國關係,將影響全世界政治、經濟、軍事的走向,因為中美是世界第一和第二經濟大國,也是世界最大的發達國家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美兩國的互動無論正面或負面都關係著人類命運的走向。

  1、美國新人對華新政的展望

  2010年以來,以希拉裡為國務卿的美國對華政策高調重返亞太並參加東亞峰會。2012年1月美國通過了戰略東移的外交政策,也就是所謂的“亞洲再平衡”(Rebalancing)戰略,或亞洲為中心(Pivot),並制定海空一體戰的方針,決定將百分之六十的海空力量轉移到東亞地區。一時之間,美國高層領導人包括總統、國務卿、國防部長等等頻頻參加東亞地區會議,並且造訪中國周邊的亞太國家,以及不斷進行各類聯合軍演,形成對中國合縱圍堵之勢。因此發生中菲黃岩島衝突,中越西沙南沙爭議,尤其中日釣魚島爭端,日益升級,東亞地區戰雲密佈風雷激。

  隨著美國2012年11月大選奧巴馬連任,其內閣開始重組。以外交強勢對付中國的國務卿希拉裡和國防部長潘內塔退位,奧巴馬提名作風較為穩健的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約翰克裡擔任國務卿,以及較溫和派的哈格爾為國防部長,兩人都曾展現出對中國願意緩和與協調的立場。如此,美國的外交和國防政策由新人執掌,雖然總統擁有絕對的決定權,似乎也開啟了未來四年的新政策。對於中國至關重要的美國“亞洲再平衡政策”而言,根據美國[華盛頓時報]今年3月6日的報道,構建“亞洲再平衡政策”之父的助理國務卿坎貝爾(Kurt Campbell)也已離開,如今是否人亡政息,有待觀察。再者,當哈格爾接受國會參議院對其任命諮詢提問:“你認為亞洲再平衡是否需要?”時,哈格爾回避了正面回答“需要”,而強調該政策必須要有美國強烈和持續的支持與承諾,特別是在當前財政困難的時期。此外,美軍太平洋戰區司令洛克爾在眾議院的聽證會上表示,當前的預算削減會潛在地影響所謂“亞洲再平衡政策”的執行和維持,並將不斷造成困難。美國新人新政的跡象值得我們關注,聽其言觀其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