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讓改革喚起中國的企業家精神

http://www.CRNTT.com   2013-10-19 10:32:22  


  中評社北京10月19日訊/十八大以來,李克強多次在重要會議上談及“城鎮化是擴大內需最大的潛力”、“改革是最大紅利”。

  上海證券報發表中誠信首席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毛振華文章表示,關於改革,更願意用“期待”兩個字來表述,即對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期待。

  政府和市場關係是改革的核心

  文章介紹,鄧小平曾發表過一篇著名的講演——《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指出中國的改革就是黨和領導制度的改革,其次才是所謂的經濟體制改革,權利利益在不同階層的分配,就是一場深切的社會革命和政治體制改革,只是我們冠以經濟體制改革而已。筆者由一個農村學生考上大學,畢業後做過公務員,從省委機關一直到國務院機關,但最終還是選擇下海。為什麼?因為那個時候改革已經讓很多公務員,包括中南海在內,都覺得應該投身於市場經濟。但現在的情況卻截然不同,即使是一個科長都可能不願意下海。我們看到,有70%的大學畢業生願意選擇參加公務員考試,這中間還包括了北大、清華、人大和武大的學生。對於這些畢業生而言,他們更願意去分配財富,而非創造財富,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是當前改革的核心問題,因為改革確定了市場經濟的制度。什麼是市場經濟?就是要由看得見的手轉化為看不見的手,就是要削減政府職能,包括政府直接調控經濟、配置資源、運作經濟體制的最基本格局,由企業和市場來完成相關事務。近年來,中國經濟在政府幹預度較高的情況下仍實現了不錯的增長,這也使得市場對於中央政府管理經濟、政府變身企業的行為充滿自信。由於各地都在搞經濟,所以企業間的競爭就演化成了政府間的競爭,經常是“你便宜我比你更便宜,你優惠我比你更優惠”。在市場資源配置上政府的作用應是逐步弱化的。

  究竟應不應該堅持市場化的改革,還是堅持政府主導下的有限競爭?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問題——改革開放建立的新秩序還在過渡之中,卻大有重回計劃經濟時代最基本的一些特色。媒體曾披露過這樣一張照片:廣東省湛江市市長在國家發改委門前親吻“散發著墨香”的批文,這張照片是一個時代的記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