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上海自貿區激發金融監管理念根本性變革

http://www.CRNTT.com   2013-10-27 10:10:50  


上海自由貿易區試驗區與其說是業務的實驗區,不如說是制度改革的實驗區。
  中評社北京10月27日訊/隨著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掛牌,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使用、外資機構國民待遇、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業以及金融離岸業務等局部試點都將進入議事日程。自由貿易試驗區只是上海浦東新區的一小塊,卻是中國金融自由化的一大步。

  上海證券報發表國泰君安證券高級經濟學家林采宜文章表示,定位很清晰,上海自由貿易區試驗區,與其說是業務的實驗區,不如說是制度改革的實驗區。從金融業務的特征來看,自由貿易區的制度改革面臨兩個挑戰:一是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帶來的監管挑戰,二是金融混業競爭帶來的監管挑戰。

  文章稱,由於歷史沿革的因素,中國的金融監管一直以來採取規則性監管模式,即通過體系化的法律法規規制市場中的相關金融活動。這種監管模式,對於控制市場風險較為有效,但它以限制市場的自由度為代價,不利於促進金融業務創新和金融機構綜合競爭力的提高。

  以證券業創新業務的審批為例,由於每一項新產品的推出都需要證監會甚至國務院的審核批准,使得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從2006年成立迄今,七年來只推出一個交易活躍的品種——“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至於今年9月重新恢復的國債期貨,由於持有70%國債現券的銀行、保險公司等交易主體受到限制不能入場,上市一個月以來成交始終清淡,且交易量日漸萎縮,日均成交量僅為三、五千手。10月8日,三個合約的總成交量為2464手,10月10日,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312成交1506手,其他兩個合約TF1403和TF1406分別只成交21手和成交18手,三個合約總成交進一步縮減至1545手,總持倉數降至4126手。由於交易過分清淡,國債期貨產品對衝利率風險的功能幾乎無法發揮。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