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如何建設性地平衡美國?

http://www.CRNTT.com   2014-04-15 08:47:46  


 
避免軍事競賽 持續經貿合作

  在亞洲,要達到平衡美國的目標,中國要兩個戰略平衡進行。

  第一,中國必須避免和美國的軍事競賽。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正常的國防現代化是必然的。沒有人會相信,一個不具備強大軍事實力的國家不被他國欺負,更不用說是成為大國了。但同時,中國也必須竭力避免一場軍事競賽。軍事是美國的最大優勢,一旦走上和美國的軍事競賽,中國很可能就會步前蘇聯後塵,很容易走上一條失敗的不歸路。美國和中國的軍事競賽,有助於美國的私營部門經濟復甦、技術革新、可持續發展,正如上個世紀二戰的開始,幫助美國經濟走出大蕭條一樣。但中國不一樣。無論從中國的經濟制度還是政治制度來說,一旦走上軍事競賽,最後必然走上經濟軍事化的道路,就和當時的蘇聯一樣。這是因為中國國有企業占主導地位,一旦軍事競賽開始,大量的經濟資源必然導入國有部門。這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2008年之後的4萬億經濟復甦計劃造成的負面結果,很好說明了這一趨勢。一旦軍備競賽開始,國有既得利益必然借國家利益和安全之名,把整個經濟導向軍事化。前蘇聯就是這樣的。換句話說,在軍事上,中國能夠維持在防守和威懾程度就已經足夠了。

  第二,中國需要根據既定的和平崛起路線,繼續把重點放在經貿合作上。但中國必須改變從前只講經濟不講戰略,或者經濟和戰略不相配合的情況。儘管中國針對亞洲國家可能在某些時候不得不實行戰略性貿易,但對大多數亞洲國家,中國仍然要敞開經濟大門。和亞洲國家的持續經濟整合,是制約軍事衝突和戰爭的有效手段。對大多數亞洲國家的人民來說,重要的還是經濟生活。從中國獲得的經濟利益,能夠軟化亞洲國家對中國的政策,也能防止他們在中美兩國之間作簡單而輕易的選擇。在此基礎上,中國可以更進一步迫使美國也回到經濟競爭的軌道上來,而不是一味地迫使中國和亞洲國家走上軍事競賽的軌道。經濟競爭是良性的,而軍事競賽是零和遊戲。

  要建設性地“平衡”美國,中國也要在亞洲之外的其他地區開辟新的領域。這也是有可能的。在過去的十多年裡,中國經濟上“走出去”,速度很快。不過,中國戰略上“走出去”沒有跟上,導致兩條腿不平衡。這一方面造成中國的海外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護,另一方面造成了外交資源的大浪費。同時,因為戰略上缺失“走出去”,也使得國際社會很難相信中國有能力承擔國際責任,美國更是指責中國在國際責任方面“搭便車”。實際上,在承擔國際責任的話語下,中國的戰略“走出去”是有可能的。中國軍艦到索馬里海灣護航的成功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剛開始時,也引出了國際社會的一陣懷疑,但很快就沒有這種聲音了。只要戰略“走出去”是利己利人的,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很高。

  戰略“走出去”符合中國國內可持續經濟發展的需要。一旦中國戰略走到非洲、拉丁美洲、和中東等地區,中國就可以有效減輕在亞洲,尤其是在東亞和美國競爭的激烈程度。為了“重返亞洲”,把戰略重點轉移到亞洲,美國在其它區域必然要進行戰略性撤退,這就為其他大國提供了巨大的戰略空間。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大國,都可以競爭這些新出現的戰略空間。作為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完全可以在這些地區的秩序重建上,扮演一個有效的角色,如果不是領導角色的話。維持其作為唯一的世界霸權,仍然是美國的最高利益。美國從這些地區的後撤是不得已而為之,並不是真想放棄這些地區。中國戰略進入這些地區,扮演有效角色,就是說中國和美國同樣,和這個國際秩序變得相關了。中國和美國的互動就不再局限於亞太地區,而是具有全球性質。這樣,和美國的合作也就有了更大的空間和更多的平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