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宏觀調控為什麼應從激勵轉向降溫

http://www.CRNTT.com   2014-06-08 10:01:36  


 
  房地產泡沫背後的經濟系統“高燒病”,需要中醫智慧來診斷

  文章認為,中國經濟系統最大病症是體力過度透支的“高燒病”。從系統辯證的中醫式思維看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可以發現房地產泡沫就像一個長在生命體上的贅瘤一樣,是生命機能失調的結果,不是生命系統出問題的根源。中國房地產泡沫的形成除了市場機制決定的一般因素之外,其最重要的因素是在政府對社會資源的過度配置下,導致的中國經濟系統的“高燒病”。自2002年以來,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房地產業、重化工產業、城鎮化等,均屬於對政府配置資源依賴度很高的產業。這些產業的特性與中國特有的強政府相結合,促成2002年以來的新一輪經濟增長。

  自2009年以來,土地財政收益形成的內驅動力,GDP主義導向的績效考核形成的外部驅動力,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與中國非常看重買房置地的傳統文化力量相結合,使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具有西方發達國家沒有的特性。

  在政府過度幹預下,經濟系統的“高燒病”是當今中國經濟系統最大的病症。從2009年以來,在中國經濟內在增長動力開始衰減的背景下,中央啟動的4萬億投資所誘發和激活的政府投資的衝動,從此使中國經濟越來越走向了政府投資拉動的畸形增長。脫離市場配置資源軌道的政府主導的經濟增長,陷入這樣一種惡性循環之中:地方政府借中央的城鎮化戰略東風,通過政府負債的方式進行城鎮化擴張。城鎮化擴張帶動房地產發展,又形成對高污染、高能耗的重化工產業膨脹的動力。城鎮化、房地產與重化工業均屬於資本密集型產業,這些產業的發展帶動了投資的不斷膨脹。在這樣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中,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力越來越偏離市場,政府配置資源的力量不斷膨脹。這樣一種動力畸形的經濟增長,成為一種“體力透支”的增長,即透支環境、透支能源、透支未來的增長,使整個中國經濟處在一種超出體力支撐的“高燒病”之中。

  當今中國經濟的系統危機,與1929年的美國經濟危機有一個根本的不同:美國1929年的經濟危機,是在古典市場理論的指導下,政府過度無為導致市場自身調節失靈的危機,所以危機之後美國走向了政府幹預經濟的改革道路。而今天中國經濟的問題,恰恰是政府過度幹預導致市場配置資源的失靈。當前中國經濟的“高燒症”,是具有中國式特征的病症,需要中國式方式來診治。

  中國經濟“高燒病”的根源是“心火過旺”。中國經濟“高燒病”的主要根源,不在市場,而在政府。而政府的“高燒病“,雖然有制度的原因,但首先是精神層面的心火過旺症。

  心火病的第一症狀:自我膨脹的狂妄症。2002年以來,重化工產業、城鎮化發展、招商引資、房地產等產業發展,誘致政府在經濟增長方面的作用快速膨脹,政府所支配的經濟發展資源快速增加,使當今的政府患上了一種嚴重自我膨脹的“高燒病”。最近幾年,各地政府在經濟發展中所使用的口號,體現出對市場和經濟規律的極度忽視。在增長速度的描述上,許多地方提出了“超常規發展”、“跨越式發展”、“彎道超車”、“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大見成效”等口號;其實這些已經不僅僅是口號,而是變成了許多地方政府雄心勃勃落地的施政戰略和對策,變成了人定勝天的“劈山造城”、“填海造城”的壯舉。

  心火病的第二症狀:惡性競爭誘發的增長強迫症。既然政府在中國經濟發展中如此重要,政府又提出如此雄心勃勃的“大躍進”式發展目標,為了最大限度發揮政府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由此形成了蔓延全國的、自上而下的以GDP考核論英雄的政府之間的惡性競爭。在大力推進市場經濟的中國,出現了一個怪現象,這就是在一整套定量指標績效考核的體制下,政府之間的競爭強度比市場競爭強度還要大。上級政府把下級政府視為生產GDP、生產稅收的一個車間來管理。上級政府下達一系列經濟增長的考核指標,精細和嚴格到月排隊、季觀摩、年獎罰的程度。在巨大考核指標的壓力下,下級政府又把考核指標分解到各個部門,由此形成了全機關招商、不惜代價為招商而招商的情況。在這種自上而下的經濟增長指標考核壓力下,各級地方政府變成了參與市場競爭的主體,變成了比企業願望還強烈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經濟人,變成了一個淩駕於所轄區域之上的最大的集團企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