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優化中國貨物貿易結構的戰略目標和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14-07-11 08:55:55  


  中評社北京7月11日訊/在世界經濟持續深度調整,中國經濟發展的資源、能源、環境約束加劇的背景下,中國外貿發展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加快轉變以往粗放式的外貿發展方式,進一步改善不合理的貨物貿易結構,成為必然的選擇。2014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從戰略高度推動出口升級和貿易平衡發展”。因此,新時期要以提升中國在全球價值鏈分工中的地位,促進外貿平衡發展為目標,優化和調整中國的貨物貿易結構,實現貨物貿易的可持續性發展。

  一、優化貨物貿易結構的指導思想

  中國經貿導刊雜誌發表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研究員李艶君文章表示,優化調整貨物貿易結構要堅持開放引領外貿發展,實施創新驅動增強競爭力,提升中國在全球價值鏈分工中的地位。保持和鞏固傳統的競爭優勢,創造新的國家競爭優勢。實現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更好地服務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國夢。

  優化調整貨物貿易商品結構應堅持以下四個基本原則。

  開放引領。要立足中國人口眾多、資源緊缺的現實,始終堅持開放發展的思維,在保持外貿合理增長的基礎上,切實將發展目標轉移到質量和效益上來,注重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增強參與經濟全球化和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能力,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

  創新驅動。實施創新驅動,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要加快運用現代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升勞動密集型產品科技和時尚內涵,穩住勞動密集型產品國際市場份額。促進貿易與科技、產業融合,鼓勵外貿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商業模式創新、貿易業態創新,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

  協調均衡。世界經濟深度調整,低速增長成為新常態,要注重擴大內需,合理利用外需,使之有效結合,協調發展。在鼓勵出口貿易的同時,更加重視進口貿易的作用,要逐步實現貨物貿易進出口均衡發展。

  可持續發展。外貿領域應當按照建設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的要求,大力發展節能減排環保產品的出口,減少高物耗、高能耗、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產品的前提下,適當超前布局,漸進提高技術、環境標準國際水平。與此同時,應大力發展服務貿易,特別是非金融領域的現代生產性服務貿易,有效延伸價值鏈和供應鏈,提高對外貿易效益。

  二、優化貨物貿易結構的戰略目標

  文章認為,當前,制約中國貨物貿易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問題在於貨物貿易結構不合理,因此,新時期優化貨物貿易結構的戰略目標應明確為:提升出口在全球價值鏈分工中的地位,創造外貿競爭新優勢;積極擴大進口,促進外貿平衡發展。

  (一)提升出口在全球價值鏈分工中地位,創造外貿競爭新優勢

  2013年中國貨物貿易總額首次超越美國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貨物貿易總額的12%。但在全球價值鏈分工中,中國出口仍基本集中在中低端,質量和效益不高。出口產品主要依賴勞動力密集、技術含量較低、附加值不高的加工組裝環節,附加值和技術含量高的研發、設計、營銷等環節仍主要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雖然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已成為中國出口商品的主體,但具備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自主營銷渠道的產品比重低。據測算,中國自主品牌產品出口金額比重不足10%。中國很多出口商品的核心技術掌握在發達國家跨國公司手中,如集成電路和電子元器件的對外依存度達到85%,高端核心芯片與電子元器件99%依靠進口,石油化工裝備的80%、數控車床的70%,光纖製造設備近100%依賴進口。在2013年中國出口產品中,機電產品61.2%是外資企業生產的,51.1%是加工貿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術產品73%是外資企業生產的,65.3%是加工貿易方式出口的。以往中國外貿發展主要依靠價格競爭優勢,但未來勞動力價格持續上漲,低成本競爭優勢將持續減弱。與此同時,資源、能源和環境約束加劇,成為制約中國經濟貿易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從外貿發展的外部環境來看,金融危機爆發後,發達國家推出的“再工業化”戰略,以及搶占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競爭的制高點等措施,對於中國產業升級造成更大壓力,對於中國國際貿易份額的穩定也是一大挑戰。因此,推動出口升級,提升全球價值鏈分工地位,創造外貿競爭新優勢,對中國貨物貿易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